英国《金融时报》周五披露的一则消息引发国际金价剧烈震荡。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在 7 月 31 日发布的裁决中宣布,1 公斤及 100 盎司规格金条不再享受 "贵金属原料" 免税待遇,需按 39% 税率缴纳关税,这一税率与特朗普政府此前对瑞士商品加征的关税一致。这一政策直接冲击全球黄金供应链核心环节,导致纽约黄金期货与伦敦现货价格出现罕见背离。
作为全球黄金加工枢纽,瑞士承担着全球 90% 工业矿金的熔炼提纯任务,其铸造的标准金条通过 "三角模式" 流向国际市场:伦敦和纽约主要流通 400 盎司大金砖,瑞士将其切割重铸为 1 公斤、100 盎司等规格小金条后分销至全球。数据显示,过去 12 个月瑞士对美黄金出口额达 615 亿美元,其中 1 公斤金条作为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主流交易品种,占据瑞士对美出口的主导地位。美国此举无异于切断瑞士精炼厂对美出口的 "黄金通道",直接威胁纽约作为全球最大黄金期货市场的地位。
政策冲击迅速反映在价格层面。亚洲交易时段开盘后,COMEX 12 月黄金期货较伦敦现货溢价一度突破 125 美元 / 盎司,随后回落至 101 美元区间,这一幅度远超历史平均水平。纽约金价盘中创下 3534.10 美元 / 盎司的历史新高,而伦敦金价则稳定在 3396 美元附近,期现价差超过 2%,达到过去十年间第 9 次超阈值水平,其中 6 次发生在 2020 年 4 月供应链危机期间。这种市场扭曲引发套利行为:交易商在伦敦买入低价现货,同时在纽约做空高价期货,试图捕捉价差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价格脱钩并非首次出现。今年 4 月特朗普政府曾短暂豁免黄金关税,导致当时 2% 的溢价迅速收窄;而 2020 年 4 月类似价差出现后,现货金价在一个月内上涨 12%。市场经验表明,超过 2% 的期现价差难以长期维持,通常会触发现货价格追赶机制。
面对市场动荡,白宫于 8 月 9 日紧急介入。彭博社援引官员消息称,特朗普政府将发布政策澄清,明确金条进口不应征税。这一表态导致黄金价格快速回落,但 CBP 作为执法机构的裁决被定性为 "错误信息",凸显本届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受此影响,华尔街机构集体转向看涨,连长期看空的花旗也将年内目标价上调至 3500 美元,高盛、瑞银等机构同步上调预期。
当前市场焦点已转向政策执行层面。瑞士贵金属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指出,该关税裁决可能使瑞士对美黄金出口成本增加 240 亿美元,部分精炼厂已暂停对美发货。分析人士强调,美国政策反复性正成为市场情绪放大器,在美元信用持续弱化的背景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配置价值进一步凸显。随着全球央行购金潮延续,黄金在货币体系重构中的战略地位愈发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