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9日,理想汽车在L8车型发布会上播放一段碰撞测试视频。该视频显示,理想L8以61km/h速度撞击一辆8吨级乘龙卡车。测试结果显示,L8车身结构完整,乘员舱未变形,安全气囊正常弹出,车内假人无严重损伤。卡车则出现车头变形和“掀飞”现象。这一视频旨在展示L8的被动安全性能,但迅速引发质疑。
图:理想与卡车碰撞测试现场截图 来源:懂车帝
东风柳汽乘龙卡车官方于7月31日发布声明,指视频构成侵权。声明称,测试场景不真实,卡车在碰撞中表现异常,涉嫌误导消费者。物流园区司机表示,这种碰撞在现实中“绝不可能发生”,因为重卡质量远超小车,碰撞应以小车损毁为主。网友质疑理想是否对卡车减配或改装,以突出自家产品。
图:东风汽车官方声明 来源:截屏东风汽车官方微信公众号
理想汽车回应称,测试基于用户真实交通场景模拟,全权委托中国汽研执行。测试场地、车辆准备、过程均由第三方负责,非针对其他品牌评价。理想强调,选用二手乘龙卡车仅作为移动壁障,并非产品质量比较。中国汽研随后声明,该测试仅验证L8安全性,不涉及乘龙安全性能评估。理想表示,此举“实属无心”,但事件已将三方卷入舆论漩涡。
争议迅速扩展到网络。部分网友称理想“营销碰瓷”,测试信息不透明,如车速、改装细节未公开。社交平台涌现批评帖,指理想宣传夸大,忽略现实碰撞多样性。X平台上,用户分享类似观点,认为测试场景偏离实际公路事故。
负面舆论升级。8月3日起,各平台出现大量针对理想车主的攻击帖。内容多为“理想车主乱停车”“不规范驾驶”等,视频和图片高度相似。理想核查发现,这些信息24小时不间断发布,多平台密集出现。举例,8月3日凌晨0时至7时,一社媒平台涌现45篇主题为“以前真没注意,理想车主,没有意外,一律乱停车…#理想车主”的相同视频。此类攻击至今未停。
车主受影响严重。多位理想车主举报,网络负面评价导致线上线下生活侵扰。线上,个人账号遭恶意评论围攻;线下,私家车无故被丢垃圾。一车主投诉称:“网上铺天盖地的骂理想!很多车主都受牵连。现在出门都提心吊胆。”另有车主反馈,停车时车辆被扔废弃物,怀疑系针对性骚扰。
理想汽车怀疑系有组织行为。8月6日,理想产品线负责人汤靖转发水军兼职群截图,并调侃要拉他进群。截图显示,任务包括:搜集理想车主不规范行为,如乱停车、压线变道。图片每张5元,视频每条8元(需审核)。另一任务:在理想车主笔记或视频下方撰写恶意评论,每条1.5元,带图2元。理想称,此类信息内容高度同质化,多频次发布,涉嫌违法犯罪。
图:理想产品线负责人汤靖转发水军兼职群截图 来源:微博
8月7日,理想法务部发布声明。声明称,公司收到多名车主反映,网络平台集中负面评价和误导信息,致线上线下严重侵扰。经核查,信息24小时密集发布,具有组织特征。公司警告背后黑手,已固定证据,将通过平台投诉、民事诉讼、刑事报案等途径追责。理想表示,将站在每位车主背后,守护权益。
蔚来汽车否认涉入,建议理想尽快报警。业内人士称,黑水军已成为车企竞争工具,法务部成最忙部门。此事件源于碰撞测试,但演变为系统性攻击。
事件背景中,理想汽车面临销量压力。7月交付量降40%,失造车新势力销冠。L8上市本欲提振市场,但争议适得其反。类似事件非首次,早前小米SU7对撞测试也遭质疑,博主被法务追责。
此次事件影响深远。理想汽车置于舆论风口,品牌声誉受损。车主权益遭侵扰,线上线下安全感下降。凸显新能源车企竞争中网络攻击风险,可能涉及商业间谍或不正当竞争。理想追责或引发行业规范,但短期内销量和用户忠诚度面临考验。事件警示,企业需透明宣传,避免测试争议;同时,加强网络监测,保护用户免受有组织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