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间,苹果通过全球规模最大的股票回购计划向投资者返还巨额资本。截至 2024 年,其累计回购金额已达 7160 亿美元,这一数字不仅超过标普 500 指数中 488 家成分股的市值,更足以收购全球市值排名第 13 位之后的所有上市公司。通过持续减少流通股数量(较峰值减少 42%),苹果将每股收益从假设的 3.87 美元提升至实际的 6.50 美元以上,成为维持股东价值的核心手段。
然而,这一被称为 "跑步机模式" 的资本运作正面临战略性质疑。随着生成式 AI 技术重塑产业格局,批评者认为苹果需将重心从金融工程转向技术并购。CNBC 主持人 Jim Cramer 直言 "回购并未奏效",建议苹果利用 2000 亿美元现金储备收购 AI 搜索公司 Perplexity。Wedbush 分析师 Daniel Ives 则指出,自 2014 年收购 Beats 后,苹果已十年未进行重大技术并购,当前必须通过 AI 领域的 "变革性交易" 打破增长瓶颈。
这种战略分歧在谷歌反垄断案的背景下愈发尖锐。美国司法部对谷歌的诉讼可能迫使后者终止与苹果 Safari 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合作 —— 这一每年价值 200 亿美元的协议贡献了苹果 36% 的搜索广告收入。若失去谷歌支持,苹果亟需通过 Perplexity 的 AI 搜索技术重建生态护城河。该公司凭借多模型整合能力和无广告搜索体验,已成为重塑搜索引擎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管理层近期释放出战略转向信号。CEO 蒂姆・库克在 2025 年 8 月明确表示,公司正 "大幅增加"AI 研发投入,并首次开放并购可能性。内部全员大会更提出 "必须赢下 AI 这场仗" 的口号,计划通过自研芯片升级和 Siri 重构实现端侧 AI 突破。这些动作与分析师呼吁形成共振,市场普遍预期苹果可能在下半年启动收购,以应对华为、谷歌等竞争对手的技术挤压。
当前,苹果正站在战略十字路口:是延续通过回购推高股价的成熟路径,还是效仿微软收购 OpenAI 的模式进行技术重构?其选择将直接影响 2.56 万亿美元市值的估值逻辑。正如 Ives 所言,投资者已将下半年股价表现与 AI 战略落地深度绑定,这场关乎未来十年增长叙事的博弈,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