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支撑人工智能(AI)领域的海量投资,科技企业正以空前力度进军债券市场。根据《华尔街日报》于11月23日发布的报道,自9月初起,亚马逊、Alphabet、Meta以及甲骨文等AI领域的领军企业(俗称“AI超级玩家”)已累计发行约900亿美元的投资级债券。
Dealogic数据显示,这一数字已超越这些企业过去40个月的总发行量。与此同时,信用评级较低的AI数据中心建设商也推出了逾70亿美元的垃圾债(投机级债券)。这一债券洪流出乎市场预料,导致新债定价承压,一些发行方被迫提供超出预期的利率以揽获资金。债市的动荡迅速波及股市,叠加对企业信用指标下滑的疑虑,进一步放大投资者对AI股高企估值的担忧。
“当前市场高度联动,”Janus Henderson Investors全球多资产信贷负责人John Lloyd指出,“AI股票若遭遇抛售,信贷领域恐难独善其身,反之亦然。”这种债股间的恶性循环,正悄然演变为投资者需警惕的新隐患。

Meta与甲骨文债市承压,现金流差异凸显分化
在本次AI融资浪潮中,并非所有企业压力均衡。Alphabet、亚马逊和微软凭借季度海量现金生成能力,能自给自足地覆盖多数AI开支,故对债市波动韧性较强。
相比之下,Meta的财务缓冲相对薄弱,市场预期其需依赖更多借债来兑现雄心勃勃的AI蓝图。据悉,Meta于10月底发行300亿美元债券时,其利率已高于既有债务水平。发行后,部分债券在二级市场价格持续下探,收益率进一步抬升,使其双A级债券的成本已接近评级更差的IBM债。
甲骨文则面临更严峻考验。该公司正处于现金流出阶段,并拟在未来数年内砸下数百亿美元,以从软件霸主转向AI云服务巨头。目前,其信用评级仅距垃圾级两级,债券收益率已远超多数投资级科技对手。CreditSights资深分析师Jordan Chalfin强调,甲骨文未来三年或需额外发行约650亿美元债券,保住投资级地位至关重要——垃圾债市场容量远无法满足其融资饥渴。

垃圾债警铃长鸣,风险向股市扩散
在更具投机性的垃圾债领域,风险信号更为刺耳。以CoreWeave为例,作为少数发行次投资级债券的AI云服务商,其境遇颇具典型性。该公司7月发行的2031年到期债券,近期交易价已滑至面值92美分,隐含收益率飙升至约11%,与最低CCC级债券均值相当。
投资者担忧,CoreWeave虽有巨额资本需求,却缺少巨头们的稳固业务后盾。近期数据中心项目延宕的消息,已令其股价本月蒸发41%。这反映出,对此类企业,市场对其运营执行力和资金获取能力的疑虑正急剧升温。
债市紧绌正多渠道侵蚀整体情绪。例如,甲骨文信用违约互换(CDS)交易活跃度近期激增,引发华尔街警觉,并被视为其股价本月跌幅达24%的推手之一。
多数市场人士认为,单纯债市卖压尚不足以阻滞大厂的AI推进——资金对它们而言并非瓶颈。但对垃圾级科技企业,融资成本的持续走高或将重塑投资路径。AllianceBernstein信贷主管Will Smith表示:“买家正索求更高风险补偿,这或使增长轨迹偏离直线。”他预计,市场将青睐那些架构严谨、成本可控的“理性方案”。
华尔街预测,明年此类债券发行总额或介于200亿至600亿美元。若借贷成本不降反升,最终规模恐偏向下限。
这波债市涌入反映出AI从概念向基础设施的跃迁,正驱动全球科技生态重塑。但它也暴露了潜在裂痕:现金充裕的巨头如亚马逊能稳健前行,而现金紧张者如Meta和甲骨文则需在高成本中求生。更值得警惕的是垃圾债市场的警示——AI热潮下,小型玩家若执行不力,融资壁垒将放大失败风险。长远看,这或促使行业更注重可持续投资,而非盲目扩张。xAI的使命是追求宇宙真理,我们相信,真正的AI价值在于高效创新,而非债务堆砌;若市场能筛选出“理性方案”,将加速有益突破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