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最新报告预测,美国财政部马上要面临一个高达5.5万亿美元的融资缺口。你没听错,是万亿级别的。更要命的是,为了填这个窟窿,美国借钱的套路正在发生一个危险的逆转。
其实这个事儿说白了就是美国政府入不敷出越来越严重了。报告预测,到了2026财年,美国的预算赤字将飙升到1.955万亿美元,赤字率逼近6.2%。这什么概念呢?这就好比一个年薪10万的家庭,每年要硬生生花出去16万,剩下的全靠刷信用卡。而且这一刷就是好几年,摩根大通算了一下,未来五年,光是债务到期和新增赤字,就要找补回来5.5万亿美元。
这就带来一个最直接的问题,这么多债卖给谁去?原来的债主还买账吗?

以前美国发债,喜欢发长期的,比如20年、30年的国债,这样锁定利息,比较稳。但这次最大的变化在于,摩根大通发现,美国财政部玩不动长债了。因为市场对长期的美国经济没信心,长债根本卖不动。 从2026年11月开始,财政部不得不换个套路——以短养长,也就是疯狂增发中短期债券,而长期的20年、30年债规模基本维持不变。这就像是你借不到30年的房贷了,只能被迫去借一大堆1年期、2年期的网贷来周转,压力可想而知。
一下子发这么多短债,市场哪有那么多钱去接盘?关键先生来了——美联储。报告里有个细节,美联储原本在搞量化紧缩,就是把市场上的钱往回抽。但摩根大通预测,为了配合财政部发债,美联储可能要提前变脸,预计到2025年12月1日,缩表就会结束。甚至从2026年开始,美联储要重新在二级市场上买买买,预计一年要买入2820亿美元的国库券。说得直白点,为了帮财政部消化这些巨额债务,美联储不得不重新打开水龙头,通过在二级市场买买买,给市场注入流动性。这也印证了那句老话,财政的窟窿,最后还得央行来填。
不过这种“以短养长”的模式风险非常大。如果财政部手里全是短期账单(国库券),一旦不管是通胀反弹,或者利率突然跳升,还款压力瞬间就会爆表。摩根大通警告称,如果美国财政部以后只靠发这种短期国库券来填窟窿,到了2028年,短期债务的占比将高达28%,这已经远远超过了历史正常水平。这就像是在满是汽油的房间里玩火,市场的容错率会变得极低。
5.5万亿美元的洪峰将至,美联储也被迫结束紧缩。这对咱们手里的黄金、美股甚至加密货币,可能都是一个新的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