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493.05 -0.13%
|
深证成指 10581.8 -0.06%
|
恒生指数 23892.32 -1.06%
|
纳斯达克 20418.46 0.03%
|
日经225指数 39821.28 0.33%
|
子鱼 初级编辑
5 文章
4638 阅读
首页  >  要闻 >  商业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中国跨境投资者接获密集补税通知
2025年07月09日 04:55    
收藏  
举报

今年3月起,投资港股美股的中国居民陆续收到税务部门通知,要求自查境内外所得并补缴税款。社交平台上,多名纳税人表示已在630日前按20%税率完成申报。第一财经调查发现,今年此类通知覆盖面与频次明显高于往年,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多地纳税人收到短信或电话提醒。 

北京投资者许先生是其中之一。6月中旬,他接到税务部门电话,被告知需就2023年未申报的境外收入接受"约谈"。许先生自2022年起持有港股资产,但报税意识薄弱。"去年港股投资亏损,利息不足1000元,最终无需补税。"他透露,尽管本金不多,但因交易频繁产生数千万流水,已向税务部门提交交易月结单及情况说明。 

政策早有依据,执行力度升级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明确规定,居民个人境内外股息、红利及财产转让所得适用20%税率,境外所得需单独计算并在次年3-6月申报。国家税务总局热线回应称政策近年未变,但多位律师指出执行层面正显著强化。 

"过去因技术限制,跨境征税力度有限。"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李寒蕾分析,今年补税通知激增源于三大动因:年度汇算清缴窗口期(3-6月)、反避税政策收紧、资本外流管控强化。高朋律师事务所周学腾补充,20253月税务机关启动"五步工作法"(提示整改约谈稽查曝光),对未申报者集中追缴。 

CRS机制筑牢信息网

技术升级成为征管强化的底层支撑。中国自2018年实施AEOI标准(含CRS机制),与106个国家(地区)交换税务居民金融账户信息。富途证券向香港税务部门、老虎证券向新西兰税务部门定期上报用户账户余额、股息利息等数据。两家券商向第一财经证实,今年上报规则未调整,但咨询补税事宜的内地用户明显增多。 

地方执行同步加码。今年3月,湖北、浙江税务部门通报典型案例:某纳税人因未申报境外所得补缴141.3万元税款及滞纳金;浙江居民陈某某补缴12.72万元。630日,北京平谷区税务局推行"税企协同辅导""重点人员核查"等举措,通过多渠道触达纳税人。 

盲区与博弈犹存

尽管征管趋严,部分投资者仍在寻找"避风港"。有社交媒体用户称已转投美国券商,试图规避CRS框架。但法律人士警示:美国通过FATCA机制与全球百余国交换账户信息,且CRS覆盖银行、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 

实操困惑同样凸显。对于港美股盈亏抵扣、纳税币种、追溯期限等问题,李寒蕾解释:"境外投资亏损可按年抵扣,但受收益性质及来源地规则制约,税款需折算人民币缴纳。"周学腾则提醒,税务合规不等同于外汇合规,建议投资者善用双边税收协定及港股通等合规渠道。 

随着CRS信息交换深化与地方稽查力度提升,跨境投资税务合规已成不可逆趋势。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粤港澳大湾区 “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将启
   币海独步者        2020/06/30 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