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872.09 -0.08%
|
深证成指 12944.18 -0.28%
|
恒生指数 26395.36 1.19%
|
纳斯达克 22043.07 0.72%
|
日经225指数 44768.12 0.89%
|
陆一夫 站内编辑
3859 文章
6174191 阅读
首页  >  要闻 >  综述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中国考虑加大引导商业银行资金 助力地方政府平账
2025年09月12日 05:00    
收藏  
举报

据彭博社9月11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中国当局正在探讨一项举措,即通过银行体系向地方政府注入资金,帮助它们逐步清偿拖欠民营企业的巨额款项,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约合1.28万亿新元)。这一方案可能涉及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机构。

计划拟分步推进,初期目标是偿还至少1万亿元人民币的欠款,并力争在2027年前全面结清所有债务。中国经济学家李稻葵此前评估称,地方政府积累的拖欠工程款和公务员工资等总额可能高达10万亿元,占去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约7%。

今年2月,中国国家主席在与民营企业家会晤时特别指出,必须优先处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的难题。他在《求是》杂志8月刊的讲话中强调,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应率先行动,加速清欠进程,避免“边清边欠、反复循环”的局面。

近期,有关部门已开始推动国内大型银行参与支持,包括为地方融资平台及其关联实体发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用于结算这些欠款。这些债务虽未直接记在地方政府账上,但多源于地方基建项目,因此地方政府仍需承担最终偿还义务。

尽管这一政策有望缓解民营企业的资金压力,但专家分析认为,它可能会将更多潜在风险转嫁给国有银行,这些银行正面临贷款坏账持续攀升的挑战。知情者透露,银行对风险持谨慎态度,因此希望监管方提供额外保障,如豁免责任,以防贷款转为不良资产时遭受问责。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在支持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被要求发放大量低息贷款,导致利润率跌至历史低谷。同时,不良贷款总量不断增加,进一步挤压银行资产负债表。今年上半年,中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拨备总额达3.51万亿元,较去年底增加近6%。

这个政策如果实施,将是中国经济刺激和债务重组的一部分,旨在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同时提振民营企业的信心和流动性。从积极角度看,它直接响应了习近平的指示,能帮助民营企业摆脱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尤其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这可能刺激消费、投资和就业,促进整体复苏。考虑到拖欠规模相当于GDP的7%,及时清偿还能避免连锁反应,如企业倒闭或社会不稳。

然而,我也看到潜在隐患:将债务从地方政府转移到银行体系,本质上是“借新还旧”,可能加剧银行的坏账负担。

国有银行已面临利润压缩和不良贷款上升的困境,如果没有足够的监管豁免或配套措施(如加强风险评估或注入资本),这可能放大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长远来看,中国需要更结构性改革,比如完善地方财政税收体系或推动市场化融资,而不是依赖银行“输血”。总体上,这是个权宜之计,但要成功,还需平衡短期救急与长期可持续性,避免债务滚雪球。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零成本融资与精妙对冲:阿里改写资本游戏规则
   流动的沙        2025/09/12 05:11
中央直接发钱 解决地方政府拖欠民企账款问题
   以太坊信徒        2025/09/11 09:31
俄国家原子能公司筹备发行人民币债券 影响如何?
   以太坊信徒        2025/09/09 06:13
从东京到巴黎:全球债券市场面临压力
   币海独步者        2025/09/04 04:50
中国六大国有银行上半年不良贷款齐升 怎么看待?
   陆一夫        2025/09/02 03:46
中国县城经济背后:麻将、白酒、巨额地方债务
   以太坊信徒        2025/06/05 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