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最近发布的季度财报无意中曝光了OpenAI的财务细节,这家备受瞩目的AI企业可能在单一季度内录得超过115亿美元的惊人亏损。这一数据大大超出外界预期,凸显了AI行业的高速资金消耗模式。
在截至9月30日的财季报告中,微软提到其对OpenAI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导致本期净利润减少31亿美元。考虑到微软持有OpenAI约27%的股份,这暗示OpenAI当季净亏损约为115亿美元。如果进一步计入税前损失以及之前较高的持股比例,实际亏损额可能突破120亿美元。
与OpenAI今年上半年仅43亿美元的收入相比,这一亏损显得尤为庞大。不过,对于微软来说,这部分损失仍在可控范围内。公司已向OpenAI注资116亿美元,接近其承诺的130亿美元总额。
这一信息为市场提供了难得的视角,窥探AI独角兽的内部运营,同时也揭示了科技巨头为保持AI领先地位而承受的沉重经济压力。

权益法核算下的亏损真相
微软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中说明,对OpenAI的投资使用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这意味着OpenAI的盈利或亏损会直接计入微软的净收入。该方法适用于对被投公司有重大影响但不具控制权的场景。
文件指出,微软承诺的投资总额为130亿美元,至9月30日已实际注入116亿美元。与基于市场估值的会计方式不同,权益法更直接反映被投企业的实际业绩,而非估值波动。
根据披露,微软当前持股27%。通过权益法计算,其承担的31亿美元亏损对应OpenAI约115亿美元的季度净亏损。
亏损幅度可能更严峻
实际情况或许比表面数字更糟。SEC文件第37页显示,税前净亏损达41亿美元,而非税后的31亿美元。
有报道称,微软在本季度对OpenAI的持股比例实际为32.5%,而非后续调整后的27%。
若按32.5%的比例和41亿美元税前亏损推算,OpenAI的季度亏损可能超过120亿美元。
这一规模与OpenAI的收入形成鲜明对比。公司上半年营收仅43亿美元,意味着季度亏损几乎相当于半年收入的三倍。

科技巨头的AI投资压力
尽管OpenAI亏损惊人,但对微软的整体财务影响相对温和。根据相关分析,微软上季度净利润高达277亿美元,完全能消化这一投资冲击。
财报还显示,去年同期因OpenAI投资导致的亏损仅为5.23亿美元,而今年已升至31亿美元,这表明OpenAI的资金消耗速率显著加速。
这一事件印证了科技巨头正为AI领域的扩张提供巨额资金支撑,且它们仍有足够储备来维持这种高投入模式。
微软未就财报细节提供额外解释,仅确认31亿美元亏损系其当前财年(从7月1日起)的季度损失,而非更长时期。
我认为这一披露突显了AI行业当前的“军备竞赛”本质:为了抢占技术高地,公司不惜巨额投入基础设施和研发,但这也暴露了可持续性的隐忧。OpenAI的亏损规模虽令人咋舌,却并非孤例——许多AI初创企业都依赖大额融资维持运营,而营收增长往往滞后于支出。如果AI应用无法尽快转化为大规模盈利(如通过更高效的模型优化或新商业模式),这种烧钱模式可能引发泡沫破裂的风险。不过,从积极角度看,微软等巨头的支持正加速创新步伐,最终可能带来突破性回报,比如更智能的工具惠及全球用户。长远而言,平衡投资与回报将是关键,否则行业可能面临调整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