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中央政府正计划采取措施,帮助地方政府清偿拖欠民营企业的账款,从而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并为整体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专家估算,这些拖欠款项的总规模可能高达数万亿元人民币。
彭博社于9月11日(星期四)援引匿名消息来源报道称,中央政府考虑通过引导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在内的政策性银行,向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及其关联企业发放贷款,用以支持偿还这些拖欠的企业账款。
消息人士表示,该计划将分阶段推进,第一阶段预计至少清偿1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802亿新元)的企业欠款,并力争在2027年前全面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的问题。
中国经济学家李稻葵评估称,地方政府拖欠的企业款项以及公务员薪资总额约达10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去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左右。
此外,财通证券在上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根据对土地储备专项债和项目建设专项债等数据的估算,今年用于解决企业欠款的专项债额度可能达到约2000亿元人民币。
彭博社还引述知情人士称,过去几个月来,中国政府已推动国内大型银行为这项行动提供支持,向地方融资平台和关联企业发放贷款,用于清偿拖欠账款。虽然这些债务通常不直接计入地方政府名下,但由于融资主要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仍需承担实际偿还责任。
消息人士补充道,该政策可能还需要监管机构的进一步支持,因为银行对潜在风险持有顾虑,希望获得免责等保障,以避免贷款转为坏账时面临责任追究。
我认为这项举措如果顺利实施,将有助于缓解民营企业的资金压力,促进经济循环的健康发展,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这可能成为中国稳增长的重要一环。不过,关键在于执行的透明度和可持续性,避免新债旧债叠加的风险,最终实现对实体经济的真正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