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监管机构近日宣布,将支持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机制,这标志着大陆投资者首次能够直接使用人民币在香港市场买卖股票。这一举措被视为大陆进一步强化与香港资本市场联系、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一步。

据多家媒体综合报道,包括路透社、香港电台网站以及《香港经济日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李明于11月4日在香港举办的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发表讲话。他强调,中证监将坚定致力于深化资本市场制度性开放,通过系统性规划,推出更多实质性开放措施。
李明具体指出,首先,将进一步优化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确保政策具有更高的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测性。同时,加强与国际投资者的日常沟通,推动相关政策快速落地实施。其次,将深化大陆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实际合作,提升境外上市备案效率,并扩大沪深港通的标的范围。具体包括支持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纳入港股通,支持香港推出国债期货产品,以丰富离岸人民币风险管理工具。这将有助于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形成在岸与离岸市场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局面。此外,还将加强在开放环境下的监管能力和风险防控建设,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与香港证监会等机构的跨境监管与执法合作,包括加强资本流动监测、信息共享和政策协调,坚决防范跨境风险传播。
李明还提到,今年以来,香港资本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并举例指出,如宁德时代和恒瑞医药等大陆优质企业已成功“跨越香江,走向全球”。
路透社分析认为,此项政策扩展后,将便利投资者投资阿里巴巴等电商巨头,同时有助于提升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
我认为这一政策举措体现了中国在全球金融格局中的战略布局。通过增强两地市场的互联互通,不仅能为大陆投资者提供更多多元化投资渠道,还将进一步巩固人民币在国际结算和储备中的角色。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潜在的市场波动和跨境风险,以确保开放与稳定的平衡。这可能为亚洲金融一体化注入新活力,但长远效果取决于全球经济环境和监管协调的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