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960.19 -0.41%
|
深证成指 13175.22 -1.71%
|
恒生指数 25952.4 -0.79%
|
纳斯达克 23834.72 0.46%
|
日经225指数 51497.2 -1.74%
|
币海独步者 站内编辑
7062 文章
12579978 阅读
首页  >  要闻 >  区块链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破局而立?以开放姿态 香港重塑全球加密枢纽雄心
2025年11月04日 05:06    
收藏  
举报

2025年金融科技周上,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宣布了一项监管改革:允许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直接对接全球订单簿。这一突破性改革彻底终结了香港此前限制境内贸易的“封闭式”交易模式,为国际资本与流动性涌入打开了关键通道。

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在宣布时强调,这一转变建立在完善的投资者保护机制之上:“只有确信能筑牢风险防线,我们才会推动开放,这与香港资本市场对接全球流动性的传统逻辑一脉相承。”

此次改革并非孤立举措,而是香港数字金融现代化战略的关键落子。近年来,香港已逐步搭建起多层次监管框架:推出加密货币交易所牌照制度,批准比特币与以太坊挂钩的交易所交易产品,强化数字资产基金监管力度。

如今开放全球订单簿对接,更使香港数字资产规则与国际金融标准实现深度对齐。为配合这一核心改革,监管层同步优化准入规则——取消金管局批准的代币及稳定币需具备12个月交易历史的要求,这一调整预计将使新数字资产上市周期缩短40%以上,为市场注入新鲜活力。

风险防控始终是政策设计的核心考量。证监会为全球订单簿对接机制设置了三重防护网:要求海外合作平台预先存入足额保证金,所有交易需在“付款交割”机制下完成结算,同时建立跨市场信号互通系统,实时监测流动性有效性。

这种“开放与风控并行”的思路延续到其他领域——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加速推进稳定币监管框架,计划2026年发放首批牌照,而针对加密货币交易商与托管机构的专项规则也在制定中,形成全链条监管闭环。

市场对政策松绑反应积极。业内分析指出,全球订单簿开放与准入规则优化的组合拳,将显著提升香港对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

目前币安、Coinbase 等国际巨头正积极评估通过经纪牌照入场的可行性——相较于完整交易所牌照,经纪牌照申请周期更短、合规成本更低,成为快速布局香港市场的优选路径。

数据显示,当前香港已有11家持牌交易所及49家经纪商运营,机构预测新制度落地后,市场参与者数量将在12个月内实现翻倍增长。

这一改革背后,是香港在全球加密货币中心竞争中的战略突围。面对新加坡通过宽松政策吸引从业者、美国推进监管沙盒试点的双重压力,香港选择以“合规创新”确立差异化优势。

香港构建了“底线监管 + 适度开放”的独特模式,既守住风险底线,又为行业发展保留空间。梁凤仪坦言这种平衡的微妙性:“监管过严会驱离流动性与人才,监管不足则会摧毁市场信任,我们必须找到精准的平衡点。”

从行业长远发展看,香港的政策调整具有标志性意义。全球订单簿对接使本地投资者能直接利用海外市场深度,同时让国际资本便捷进入香港,这种双向流动将大幅提升市场流动性与定价效率。

而稳定币牌照发放、托管规则完善等配套措施,正推动香港形成涵盖交易、结算、资产发行的全生态数字金融体系。有分析师指出,随着政策红利释放,香港有望在 2026 年底前超越新加坡,成为亚洲最大的合规加密货币交易枢纽。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加密多头与空头:这些力量分裂了市场
   流动的沙        2025/11/04 02:45
币海NEWS加密行业周周大事记丨第251103期
   流动的沙        2025/11/03 05:32
比特币首迎“红色十月”:7年连涨势头就此终结?
   流动的沙        2025/11/01 06:21
迎来里程碑?Solana进军ETF领域
   流动的沙        2025/10/31 06:09
新加坡三季度GDP超预期 但动能减弱
   币海独步者        2025/10/14 04:51
中国对香港的RWA实验施压——投资者感到惊慌
   鲁克        2025/09/23 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