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内部消息人士透露,中国科技巨头腾讯计划最早在本周二(9月16日)启动债券发行,这是该公司自2021年以来首次重返债券市场。此次发行将以离岸人民币(CNH)计价,涵盖5年期、10年期和30年期三种期限的票据,标志着腾讯首次涉足“点心债”领域。
消息人士表示,腾讯已委托多家国际知名银行负责本次交易的安排。其中,中国银行和摩根大通担任全球联合协调人,而交通银行和摩根士丹利等机构则被指定为联席账簿管理人。根据彭博社汇总的数据,这将是腾讯四年来的首笔债券发行,目前公司仍有约177.5亿美元(相当于227.6亿新加坡元)的未偿还票据本金。
这一举措发生在中概科技股融资热潮持续升温的背景下。彭博数据显示,阿里巴巴最近完成了一笔规模达32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发行,这是今年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此类交易。中国科技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日益迫切,主要源于云计算、人工智能(AI)以及外卖配送等领域的激烈竞争,这些公司正投入巨资以维持市场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另一家科技巨头百度也在近期通过点心债融资44亿元人民币(约合7.92亿新加坡元),这已是其今年第二次此类操作——早在3月,百度就已发行100亿元人民币的点心债。根据香港交易所的公告,腾讯本次发债的拟募资金额已获披露。此外,彭博数据还显示,腾讯有一笔10亿美元的债券将于2026年1月到期,另有一笔5亿美元的票据将于明年4月到期,这可能推动公司提前布局融资以应对偿债压力。
总体而言,这次债券发行反映出腾讯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中寻求多元化融资渠道的策略,也凸显了中国科技行业对长期资本的渴求。
腾讯的这一举动显示出其财务策略的成熟与前瞻性。在中美科技竞争加剧的当下,选择发行点心债不仅能降低汇率风险,还能吸引更多亚洲投资者,这有助于腾讯在AI和云计算等领域持续扩张。不过,这也提醒我们,中国科技巨头面临着更高的债务负担和监管压力,如果全球利率环境波动加剧,可能会增加偿债挑战。长远看,这或许是行业从高速增长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型信号,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