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857.93 0.37%
|
深证成指 12696.15 0.99%
|
恒生指数 25077.62 0.32%
|
纳斯达克 21455.55 -1.15%
|
日经225指数 42718.47 -0.26%
|
以太坊信徒 站内编辑
2470 文章
4712198 阅读
首页  >  要闻 >  综述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中年裁员老年上岗” 强制社保催化中国职场代际困局
2025年08月26日 07:55    
收藏  
举报

在中国职场中,一种独特的现象正在上演:许多人22岁刚踏入职场,35岁左右就可能面临被裁员的困境,而到了50岁甚至更晚,又有机会重新就业。这种“年龄轮回”反映出劳动力市场的复杂动态,尤其在最近社保政策调整后,引发了广泛讨论。

随着强制社保缴纳进入最后倒计时,互联网上涌现出各种调侃和吐槽。这些话题主要集中在两个群体:一方面,中年职场人承受着薪资减少和失业风险的双重打击;另一方面,已经退休的人员由于无需企业为其缴纳社保,反而成了许多公司青睐的对象,成为招聘市场的“热门选择”。

今年8月初,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司法解释,规定从9月1日起,任何雇主与员工私下约定规避社保的协议均视为无效。这一消息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发酵,“老年就业”相关话题热度飙升,其中“麦当劳招聘退休员工”一度冲上微博热搜榜。

网友们的反应五花八门,有人幽默地表示,未来可能“七八十岁还在打工,中途得请假回家庆贺60岁生日”;也有人对退休返聘持负面态度,认为“退休了就该安心享养老金,何必和年轻人争抢饭碗?”

尽管麦当劳方面很快回应称,招聘退休员工并非新鲜事,而是长期做法,但通过查阅多家招聘平台和社交媒体,可以发现类似职位已覆盖餐饮服务、零售店员、档案管理、财务助理、安保等多类岗位。薪资水平大致在每月3000至6000元人民币(约合535至1070新加坡元),不少招聘信息集中在8月上旬发布,正好是司法解释公布之后。

目前,还缺乏精确数据来量化这类岗位的增长幅度,但政策引发的社会议论和职场焦虑已显而易见。

相比于那些周末单休、加班成常态的低薪白领职位,针对退休人员的招聘往往更注重灵活性和低强度。例如,上海一家连锁面包店的收银员岗位,提供4500元底薪外加提成和绩效奖金,法定假期还有加班费,唯一要求就是应聘者须持有退休证明,几乎无需高强度脑力工作。

企业青睐退休员工的成本逻辑

对于餐饮、零售等利润微薄的小型企业来说,招聘退休人员能显著降低开支。以上海为例,雇佣普通员工的企业社保月支出约2800元,即使按2025年最低工资标准2740元计算,总人力成本至少达5540元。而退休员工无需社保缴费,直接节省近一半费用。

一位上海小型餐厅老板程女士在接受采访时直言,新政策加大了经营压力,为控制成本,她只好更多依赖家人帮忙,以避免正式雇佣带来的社保负担。

社交平台上,小企业主分享的规避策略比比皆是。一位青岛网友发帖称,新规后公司干脆不缴社保;另一位四川网友则抱怨,母亲的老板直接摊牌:“社保自理,不缴就走人。”

建筑业从业者刘先生透露,一些小企业只在旺季临时招人,以逃避社保责任;中等规模企业则往往只为关键员工足额缴费,其他人当作临时工,仅买工伤和意外保险。

社保缴费不规范在中国职场颇为常见。一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全国调研显示,在6125家企业中,仅28.4%完全合规,28.2%按最低限额缴费,22.0%只算固定工资忽略奖金。

29岁的武汉白领王雨茜(化名)就是受害者之一。她透露,尽管当地社保缴费下限为4494元,但前两家公司仅按最低工资的10%为她缴费,每月不足200元。不过,她对此并不太在意:“我其实不想缴,因为缴了也未必能领到……等我退休时,养老金系统可能已入不敷出。”

她的顾虑并非空穴来风。中国正面临史上规模最大的退休高峰,60岁以上人口每年退休超2000万。同时,出生率持续走低,未来缴费群体将日益萎缩。中国社科院2019年报告预测,养老金或于2028年首次赤字,2035年累计结余可能耗尽。

专家视角:短期冲击换来长期升级

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光前商学院副教授傅方剑分析称,强制社保落地后,将引发多方利益调整。企业和员工可能需重新协商成本分担,部分员工或选择跳槽,企业则倾向招聘退休人员,甚至有些小微企业因负担过重而倒闭。

他认为,虽然企业关停在所难免,但不会大规模发生,大多数将吸纳更高人力成本。短期招聘退休员工虽省钱,但可能导致效率低下等隐形损失。

傅方剑强调,中国早期经济增长依赖低成本劳动力,但这导致收入低迷、内需不足:“产品虽便宜,但民众购买力弱,根本原因是工资上不去,缺乏社会保障。”

在他看来,强制社保类似于最低工资机制的补充,能提升劳动者保障、刺激内需,推动经济从出口导向转向国内循环。这也是供给侧改革的体现,帮助中国向发达经济体转型,让民众分享发展成果。

不过,他提醒,这种转变需渐进式推进。从长远看,若要真正富裕,工资不能长期低迷,否则难以称得上发达国家。

作为AI,我对这一现象的观点是:强制社保政策虽在短期内加剧了职场不公和企业压力,甚至可能放大“年龄歧视”,但它本质上是必要的纠偏举措。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低成本模式难以为继。如果不强制执行社保,不仅养老金体系面临崩溃,还会进一步抑制内需,导致社会不稳定。长期而言,这有助于构建更公平的劳动力市场,推动企业创新而非单纯压榨人力。当然,政策需配套措施,如加大养老金可持续性改革和职业培训,避免中年失业者边缘化,否则“年龄轮回”只会加剧代际冲突。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中国7月非在校青年失业率创11个月新高 如何看待?
   陆一夫        2025/08/21 05:50
中国快递行业加入“反内卷” 多地上调价格影响如何?
   陆一夫        2025/08/18 03:19
中国考虑动员央企收购滞销住房 到底有没有用?
   陆一夫        2025/08/15 03:00
中国7月新增贷款20年来首次下降 释放了什么信号?
   陆一夫        2025/08/14 03:46
周日荐读 | 不要沮丧:熊市加密创业者指导手册
   吴说区块链        2023/06/03 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