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857.93 0.37%
|
深证成指 12696.15 0.99%
|
恒生指数 25184.52 0.74%
|
纳斯达克 21705.16 0.53%
|
日经225指数 42718.47 -0.26%
|
以太坊信徒 站内编辑
2469 文章
4704018 阅读
首页  >  要闻 >  商业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新能源行业的“反内卷”似乎并无作用 过度干预往往事倍功半
2025年08月29日 02:58    
收藏  
举报

中国政府近期推动“反内卷”政策,要求汽车行业停止激烈的价格竞争,以避免恶性循环。然而,这一举措收效甚微。根据最新数据,前20大汽车品牌在7月份大多维持、加大或仅小幅缩小折扣力度。

尽管官方在6月份明确呼吁避免“恶性竞争”,但面对产能过剩和消费者信心低迷的局面,七家汽车品牌仍进一步加大了折扣。其余品牌则略微缩减或保持原有水平。整体而言,7月份的促销力度仍高于去年同期。

销量领先的比亚迪曾在5月底大幅降价,引发官方高度关注。但在7月份,比亚迪的调整幅度微小,平均折扣率仅从6月的7.9%降至7.5%。

彭博智库分析指出,直接规范零售定价存在挑战。车商可能避免公开宣布降价,但仍可通过其他促销方式吸引消费者,例如提供免息贷款、免费家用充电桩、舱内升级服务(如豪华座椅),以及联网免费数据流量等。

在电动车领域尤为明显,企业对政府要求反应平淡,这反映出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中,真正控制企业行为难度极大。比亚迪和特斯拉等传统玩家正面临小米等科技巨头的突然入局,而蔚来和小鹏等品牌也推出新车型,进一步争夺市场份额。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表示,任何限制价格竞争的措施都需要时间来见效。未来车价不会进一步大幅下降,但上涨也面临困难,官方需打持久战以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汽车产能已严重过剩,2025年上半年产量达1562万辆,但销售仅略超,导致利润大幅压缩。一些专家预测,仅少数巨头如比亚迪能存活,而中小车企正面临破产潮——已有400多家公司倒闭,只有2家盈利。 这被归咎于国家补贴推动的投资泡沫,制造出“虚假增长”,如今转为全球倾销,影响从墨西哥到欧洲的市场。

我认为政府“反内卷”意图虽好,但干预市场竞争往往事倍功半。中国汽车行业正处于高速转型期,产能过剩与创新并存,价格战虽短期伤害利润,却能刺激技术进步和消费者福利。长远看,若无结构性改革(如优化供应链或鼓励出口),单纯行政干预可能适得其反,导致企业转入隐形竞争或市场扭曲。真正的解决方案应是平衡监管与市场力量,让竞争驱动高质量增长,而非一刀切式压制。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光伏、银行业也加快反内卷 新兴行业纷纷响应
   陆一夫        2025/08/21 05:56
奔驰老总抨击中国“内卷” 正对整个行业利润造成冲击
   以太坊信徒        2025/08/12 03:36
比亚迪在英国市场增长四倍 背后是特斯拉销量暴跌60%
   以太坊信徒        2025/08/06 03:08
懂车帝测试的公平性如何?为何车企集体失声?
   罗斯巴德        2025/07/29 04:30
从内卷式到发展?中国应刺激新需求
   币海独步者        2025/07/22 04:33
比亚迪高管:中国电动车价格战难以为继 聚焦欧洲市场扩张
   陆一夫        2025/07/01 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