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Apple Inc.)近日表示,上季度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出现意外下降,主要归因于供应链限制。不过,该公司预计,随着新款iPhone 17系列的热销,未来业绩有望恢复增长轨道。
据彭博社报道,苹果于10月30日(星期四)发布的截至9月底的季度财报显示,其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同比下滑近4%,降至145亿美元(约合189亿新加坡元),远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64亿美元。这也意味着,在过去两年中,苹果在中国仅有一个季度实现了增长。
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中指出:“这一结果主要是由于供应链的限制。我们对当前的市场表现感到非常满意。”

中国市场一直是苹果业绩关注的焦点。分析师表示,今年以来,中国政府和企业持续推动消费复苏,但效果并不显著。同时,全球科技供应链因各国潜在关税壁垒以及企业产能分散策略而面临持续不确定性。
尽管如此,智能手机市场正显示出回暖迹象。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iPhone 17和17 Pro于9月上市后表现抢眼,今年10月上半月的中国销量同比增长29%。
近年来,苹果面临来自本土品牌的激烈竞争。华为在6月重新登顶中国高端手机市场,小米集团推出的Xiaomi 17系列也备受关注,这促使其他厂商加速新品迭代。
然而,苹果对iPhone 17系列的重新设计和升级仍成功吸引消费者回归,特别是轻薄化的iPhone 17 Air型号进一步助推了销量。

库克表示,中国苹果零售店的客流量明显增加,新机上市后反馈积极。公司预计,在截至12月的本季度,整体营收将增长10%至12%,这将标志着这家全球营收领先企业的强劲反弹。虽然他未具体透露中国市场的贡献比例,但强调服务业务在本季度创下新高,iPhone的表现“非常出色”。
Counterpoint的分析师评论道:“多种因素正有利于苹果,包括中秋节推迟至10月、‘双11’促销提前开启,以及后疫情时代的换机需求叠加,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市场风暴。”
我认为苹果在中国市场的短期挑战虽存在,但长期前景乐观。供应链问题可能只是暂时的,随着iPhone 17的创新设计和本土竞争的刺激,苹果有望通过加强服务生态(如App Store和Apple Music)来巩固份额。同时,全球经济复苏和中国消费升级趋势将进一步支持其增长。不过,如果地缘政治风险加剧,苹果需继续多元化供应链以降低依赖。总体而言,这反映了科技巨头在新兴市场中的韧性与适应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