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896.04 0.17%
|
深证成指 13106.46 -0.94%
|
恒生指数 25709.71 -0.69%
|
纳斯达克 22694.61 2.21%
|
日经225指数 46907.66 -2.46%
|
陆一夫 站内编辑
3915 文章
6351521 阅读
首页  >  要闻 >  鲁克有约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中国7月新增贷款20年来首次下降 释放了什么信号?
2025年08月14日 03:46    
收藏  
举报

路透社根据中国央行周三(8月13日)公布的数据报道,今年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减少了500亿元。此前,路透社调查分析师原本预计新增贷款会增加3000亿元。

中国央行的数据表明,这是自2005年7月以来首次出现新增贷款降低,也是自1999年12月以来单月最大降幅。

通常每年7月份的贷款发放一般较弱,因为6月份银行往往冲刺季度目标,但此次下降出现在中美关税争端的大背景下,反映出私人部门需求疲软。路透社的测算显示,减少最明显的是居民贷款,这表明房地产市场危机仍在持续。与此同时,企业贷款与上月相比也大幅下降。中国央行并未对这一变化作出解释。

今年前7个月,银行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而今年1—6月的累计增加为12.92万亿元,这意味着7月净减少了500亿元贷款。

尽管数据显示疲软,但中国央行短期内预计不会进一步降息。澳新银行(ANZ)中国策略师邢兆鹏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进入到观察期,“短期内不太可能降息”。北京方面正通过补贴和基建投资来支撑经济,同时与美国谈判贸易协议。今年5月,中国央行为抵消美国关税带来的经济影响已下调了利率。

确实是一个显著信号,反映出当前经济需求的疲软和结构性压力。 我认为这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中国经济转型期的一个缩影:一方面,居民部门借贷意愿降低,主要源于房地产市场低迷、收入预期不确定和通缩风险;另一方面,企业中长期贷款也趋于谨慎,表明投资动力不足。这可能加剧经济增长放缓,但也为政策调整提供了窗口,比如通过进一步降息或定向刺激来提振需求。

居民端:购房需求疲弱,受房地产库存高企、房价下行压力影响。7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虽已降至约3.1%(同比下降30个基点),但居民提前还贷现象增多,净借贷转为负值。

企业端:制造业和基建投资意愿低,中长期贷款增速放缓至8.5%,虽高于整体贷款增速,但反映出企业对未来盈利的保守预期。

对于房地产,低迷加剧。7月信贷下降直接指向购房需求冰点,新建房屋价格同比跌幅或创近年新高(类似2024年8月跌5.3%趋势延续)。 库存压力大,开发商债务高企,居民观望情绪浓厚。

展望来看:短期仍承压,预计房价环比继续小幅下降,成交量低位徘徊。但政策红利(如下调未偿还按揭利率、放松限购)可能在四季度见效,刺激部分回暖。 中长期,房地产将从“支柱”转向“稳定器”,占比下降有利于经济再平衡,但需化解存量风险(如地方债)。我认为,如果中央加大保障房建设和城市化支持,行业能软着陆,避免系统性危机。

风险与机会:风险是连锁反应(如银行坏账增加),机会在于低利率环境下的刚需释放。整体,我对房地产持谨慎展望——不会崩盘,但复苏缓慢,需要2-5年时间。

展望2025年,德勤等报告预测信贷增速会进一步下降,但内需修复仍是重点,利率作为供求信号将继续引导资金向高效领域流动。 在X讨论中,有人认为这强化了“通缩牛市”论:尽管增长承压,但结构性力量(如股市突破高点、交易额超2万亿元)独立于经济弱势,可能推动市场。 对于房地产,7月销售加速下滑(顶级开发商下降1/4至1/2),但这可能是去杠杆的自然结果,政策如LPR调整或RRR降准预计在8-9月跟进。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深铁董事长兼万科的“救火队长”辛杰辞职 怎么看待?
   陆一夫        2025/10/13 03:12
中国二手房销售均价9月跌0.74% 连续41个月下滑怎么看待?
   陆一夫        2025/10/06 02:30
国庆中秋假期过半:消费文旅升温 重点零售销售额增3.3%
   陆一夫        2025/10/06 01:30
1至8月中国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7% 怎么看待?
   以太坊信徒        2025/09/29 05:42
反内卷真的有用?中国8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大增20.4%
   以太坊信徒        2025/09/28 05:39
中国为八大行业提供贷款贴息以提振消费 其中风险在哪里?
   陆一夫        2025/08/13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