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683.46 0.48%
|
深证成指 11551.36 1.76%
|
恒生指数 25613.67 2.58%
|
纳斯达克 21690.53 0.04%
|
日经225指数 43274.67 1.30%
|
陆一夫 站内编辑
3796 文章
6006536 阅读
首页  >  要闻 >  社会热点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中国为八大行业提供贷款贴息以提振消费 其中风险在哪里?
2025年08月13日 03:08    
收藏  
举报

中国在经济增长放缓之际,为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八大消费服务行业的企业提供贷款贴息,以支持服务性消费。

中国财政部等九个部门星期二(8月12日)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明确这八类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都可享受贷款贴息支持。

按照方案,符合条件的贷款须由21家指定的全国性银行在今年3月16日至12月31日期间发放,且资金须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或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单个借款人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人民币,年贴息比例为一个百分点,贴息期限不超过一年。贴息资金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按90%和10%的比例分担。

方案称,此举在于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带动作用,推动降低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助力激发消费市场活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从宏观经济角度,这是一个典型的凯恩斯主义干预措施,政府通过补贴利息来鼓励借贷和消费,尤其在当前中国经济面临消费疲软、内需不足的背景下(如房地产调整、出口波动等),这体现了精准施策的思路。 

它不同于以往更多侧重投资端的贴息政策,这次更注重需求端,直接惠及消费者和服务业经营者,这是一种创新尝试,能在短期内注入活力。 总体上,我认为这是积极的信号,显示政府在努力平衡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但最终效果取决于执行细节和外部环境。

但尽管意图良好,但任何补贴政策都可能带来一些潜在风险,主要包括:

财政负担加重:中央财政承担90%的贴息资金,如果参与规模大,将增加赤字压力,尤其在当前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可能挤占其他公共支出(如教育或基础设施)。

债务风险积累:鼓励借贷可能导致居民或企业杠杆率上升,如果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还款困难会增加不良贷款,放大金融风险。类似疫情期政策虽有效,但也曾引发还款压力。

资源分配扭曲:贴息可能引导资金过度流入指定行业,导致其他领域(如制造业)资源不足,或造成行业内低效竞争(如低价倾销、技术同质化)。 如果补贴不精准,还可能出现“道德风险”,如企业借机套利而非真正投资。

通胀或泡沫隐患:短期消费激增可能推高物价,尤其在服务业(如旅游、餐饮),但如果供给跟不上,会形成泡沫;长期看,若政策依赖性强,退出时可能引发反弹。

公平性问题:受益群体多为有借贷能力的城市居民或企业,农村或低收入群体可能边缘化,放大收入差距。

总体而言,这项政策是权衡之举,负面影响可以通过精细化执行(如严格审核、动态调整)来缓解。建议政府结合数据反馈,及时优化,以最大化正面作用。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瑞银:不要期待下半年 中国房地产市场还将继续疲软
   以太坊信徒        2025/08/07 05:42
中国要扩大内需的困难点是什么?
   以太坊信徒        2025/08/01 06:15
IMF上调全球经济预期 中国幅度最大最积极
   陆一夫        2025/07/30 06:11
中国外卖大战仍在继续进行中 官方干预效果有限
   陆一夫        2025/07/29 03:25
中国总理驳斥欧盟:中国可没那么有钱到处去补贴
   陆一夫        2025/07/28 06:35
贷还是不贷?5000万额度 2.9%低息 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币海独步者        2025/03/27 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