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853.3 -0.01%
|
深证成指 13445.9 0.67%
|
恒生指数 26484.68 -0.13%
|
纳斯达克 22497.86 -0.34%
|
日经225指数 45754.93 0.27%
|
陆一夫 站内编辑
3885 文章
6251160 阅读
首页  >  要闻 >  外汇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中国央行将在香港市场 提供更多人民币资产
2025年09月25日 07:15    
收藏  
举报

据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于9月25日在香港固定收益及货币论坛上发表讲话,表示将进一步在香港市场引入更多离岸人民币国债等高信用级别的资产,以完善香港的人民币产品结构。同时,他强调将加强与各方合作,加速推动人民币国债期货在香港交易所的上市进程。

邹澜指出,目前全球前100大资产管理公司中,已有超过80家涉足中国债券市场,而香港已成为这些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债券市场的主要门户。今年前8个月,境外机构在债券现券交易中的规模达到约11.8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约2.13万亿新元),其中通过“债券通”北向通道的交易额约为7.2万亿元。截至8月底,“互换通”机制已累计处理超过1.5万笔交易,名义本金额度约8.2万亿元,比初始阶段增长超过9倍。

此外,邹澜透露,央行计划扩大“互换通”的报价商阵容,优化管理机制,并将每日交易净限额从200亿元提升至450亿元。他还提到,将重点实施多项措施,如允许各类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进行回购业务,以提升人民币债券的使用效率。这些举措旨在提高跨境投融资的便利性,促进金融市场的深度开放,并加速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壮大。

这一系列政策调整,体现了中国在推动金融国际化方面的持续努力。

这项举措对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具有积极意义。它不仅能增强香港作为全球金融枢纽的吸引力,还可能刺激更多国际资本流入亚洲市场。不过,在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这种开放也需警惕潜在的风险,如汇率波动或监管协调挑战。总体而言,这有助于平衡中美金融影响力,但最终效果取决于执行细节和市场反馈。

从自由市场主义者的视角来看,中国央行推动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举措表面上促进了金融开放和跨境资本流动,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自由贸易的原则,因为它能降低交易壁垒、增强竞争,并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机会。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本就受益于相对自由的经济环境,这种扩展人民币资产和期货产品的努力可能刺激市场活力,吸引更多私人资本参与,从而推动资源更有效的配置,而非依赖政府垄断。

然而,核心问题在于这本质上是政府主导的干预,而不是纯市场自发形成的创新。

央行通过提供高信用等级资产、调整限额和优化机制等方式,直接操控供给和流动性,这可能扭曲市场信号,抑制真正的价格发现机制。自由市场强调最小化政府角色,让供需自然平衡;在这里,央行的行动更像是国家战略工具,旨在提升人民币国际化以对抗美元霸权,但这可能导致道德风险——投资者依赖政府担保,而非评估真实风险。长期而言,如果不彻底放开资本管制和汇率浮动,这种“管理式开放”仅是伪自由市场,容易引发泡沫或不公平竞争,尤其在全球地缘紧张下。

总体上,我支持任何能减少监管壁垒的步骤,但真正的自由市场解决方案应是减少央行干预,让私人企业和市场力量主导金融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全球化繁荣,而非短期政策驱动的增长。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中国对香港的RWA实验施压——投资者感到惊慌
   鲁克        2025/09/23 07:32
币海NEWS周周大事记丨中国新闻 第250922期
   鲁克        2025/09/22 03:00
腾讯最快明天发债 四年来首次
   陆一夫        2025/09/15 07:13
招商银行子公司通过香港门户进军加密市场
   币海独步者        2025/08/19 05:37
中国7月资本外流创历史新高 外逃还是利好?
   陆一夫        2025/08/18 05:40
万科获得中国银行新贷款 贷款总额达10亿美元
   币海独步者        2024/05/21 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