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4002.76 -0.39%
|
深证成指 13289.01 -1.03%
|
恒生指数 26696.41 0.18%
|
纳斯达克 23527.17 2.27%
|
日经225指数 50842.93 -0.14%
|
陆一夫 站内编辑
3954 文章
6500725 阅读
首页  >  要闻 >  商业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中国收紧国企海外借贷阀门 债务风险防火墙升级
2025年11月11日 08:49    
收藏  
举报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当局正加强对某些地方国有企业的海外融资活动进行更严格的审查,以防止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进一步蔓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最近提高了区域性国企申请新增境外债务额度的门槛,重点考察企业的盈利水平和业务专注度。

只有那些能证明自身具备稳定盈利能力,并专注于核心领域如制造业或矿业的企业,才有可能获得在国际市场发行新债券的批准。审批过程将根据每个案例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不过这些国企仍被允许在离岸市场对现有债务进行展期或再融资。

这一政策调整反映出决策层在遏制地方债务扩张方面的最新举措,也表明监管重点正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逐步延伸到那些财务体质较弱的国企。根据现有规定,任何中国企业发行期限超过一年的境外债券,都需事先获得发改委的许可。发改委目前尚未对此事作出正式回应。

消息人士指出,虽然审批仍采用逐案审查模式,但相关国企的海外再融资渠道并未完全关闭。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非工业类国企近年来是从地方融资平台转型而来,此次审查标准的收紧很可能进一步压缩它们的资金来源,加大其运营压力。

这个政策变动在当前中国经济环境下显得颇为及时和必要。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庞大,已成为潜在系统性风险的来源之一,尤其是在经济增长放缓、房地产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加强国企海外借贷的监管,能有效防止债务无序扩张,避免一些财务不健康的实体通过境外融资“绕道”加杠杆,从而加剧整体债务负担。这不仅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还可能推动国企向更高效、专注核心业务的模式转型,促进资源向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倾斜。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收紧也可能带来短期阵痛。那些依赖海外低成本资金的地方国企,尤其是从LGFV转型的非工业类企业,融资渠道受限后,可能面临流动性压力,甚至影响地方基础设施项目推进。如果审批过于严苛,还可能推高国内融资成本,间接影响经济增长。总体上,我认为这体现了中国在债务管理上的务实态度,但关键在于执行的灵活性——平衡风险防控与经济活力,避免“一刀切”导致的副作用。长远来看,如果能结合财政刺激和结构性改革,这类措施将有助于中国经济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2026年中国GDP放缓至4.5%?瑞银预测:房地产将继续下行
   以太坊信徒        2025/11/11 05:52
香港助力中国大陆企业以港为平台出海
   以太坊信徒        2025/11/09 03:40
研究显示:财政供养人员规模攀升 或放大债务风险和社会负担
   陆一夫        2025/10/19 02:07
整个欧洲房地产公司都在苦苦挣扎,德国房市暴跌
   陆一夫        2023/01/11 09:35
中国重启PSL政策工具 加码实体经济信贷支持
   陆一夫        2022/10/10 09:30
8月VC:融资金额下降29%,Limit Break2亿美金披露
   吴说区块链        2022/09/05 0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