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星期三(8月27日)报7.1108元,创近10个月新高。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星期三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1108元,上调80个基点,创2024年11月6日以来新高,
路透社报道称,星期三的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较路透预测偏强约450点,监管层仍有意通过中间价释放偏强信号,引导即期汇率摆脱僵局。
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星期二收盘报7.1621元,夜盘终报7.1518元。离岸人民币即期最新报7.15元,上日收盘在7.1535元。
8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波动中升值。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王有鑫告诉《证券日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明显走升是内外部因素共振的结果,美国联邦储备局政策转向为人民币打开升值空间,中国资本市场近期快速回暖,A股市场交投活跃,风险偏好回升也推动跨境资金增配人民币资产。
但我对这个事件的看法是积极但谨慎,中国作为出口大国,人民币快速升值可能削弱出口竞争力,尤其是对中小企业。2024年出口已面临全球需求疲软,如果升值持续,可能会加剧这一问题。
政策平衡:监管层通过中间价“偏强信号”引导,但如果美元反弹(例如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人民币可能面临回调压力。历史上,类似2023年的汇率波动就曾因美联储加息而逆转。
全球不确定性:地缘政治(如中美贸易摩擦)和大选年效应(美国2024大选余波)可能放大波动。X平台上的一些讨论也提到,市场对人民币破8的担忧虽已减弱,但长期贬值压力仍存。
但这也是一个正面信号,表明中国经济韧性在增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可能加速。但汇率市场高度敏感,我建议观察未来几周的美联储动向和中国经济数据(如8月进出口报告)。如果升值趋势持续,它可能标志着人民币进入新一轮强势周期;反之,如果仅是短期反弹,则需警惕回调。总之,这不是坏事,但投资者应保持多元化配置,避免过度押注单一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