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水基金创始人雷・达利欧(Ray Dalio)于2025年9月3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逐点驳斥了《金融时报》对其观点的 “错误描述”,并公布了完整书面问答,其中加密货币成为关键议题。
达利欧始终秉持其 “大债务周期” 框架审视全球经济格局。如今,他将美国财政状况判定为周期末期,且呈现出危险的自我强化态势。新预算预计将导致巨额支出,达利欧直言,这极有可能在相对较短时间内,约三年左右(误差一两年)引发债务危机,如同 “债务引发的心脏病”。
他以直观且震撼的数据展示美国财政困境:每年约1万亿美元的利息支出,约9万亿美元的债务展期需求,支出约7万亿美元,而收入仅5万亿美元,这意味着每年需额外增加约2万亿美元债务。
如此庞大的债务供应,一旦投资者开始质疑美国国债作为 “良好财富储存手段” 的可靠性,需求便会随之减弱,供求冲突一触即发,债券市场与美元的稳定性将遭受重创。
在达利欧的分析体系中,美联储此刻处于关键支点位置。政治压力若持续侵蚀美联储独立性,其后果不堪设想,货币价值将出现不健康下跌。设想若 “政治上被削弱的美联储” 任由通胀 “过热”,债券与美元贬值将不可避免,长此以往,它们将失去财富储存功能,现行货币秩序亦将分崩离析。
现实中,外国持有者已因地缘政治担忧,纷纷减持美国债券、增持黄金,这正是债务周期末期的典型症状,预示着全球资产配置格局正发生深刻变革。
达利欧进一步将宏观经济、政治因素与更具干预主义的政策背景相联系,指出当前诸多控制企业行为的举措,使当下阶段酷似1928-1938年时期。
他强调,这种局面并非某一届政府所致,两党执政期间均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这一进程,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特别是2020年以来,一系列政策加速了美国经济与金融体系矛盾的激化。
他断言,债务、国内政治、地缘政治、自然灾害和技术(人工智能为首要代表)这五种力量相互作用,将在未来五年引发难以想象的巨大变化,重塑全球经济与金融版图。
在此后周期框架下,达利欧明确将加密货币归入 “硬通货” 类别。他指出,加密货币供应有限,若美元货币供应增加和(或)需求下降,加密货币很可能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替代货币。
近期黄金与加密货币价格上涨,正是储备货币政府糟糕财务状况的映射,达利欧借此再次强调其长期关注的 “财富储备” 概念。
当被问及加密货币能否 “真正取代美元” 时,他聚焦机制层面,认为多数法定货币,尤其是那些负债累累的货币,将难以有效储存财富,价值相对于硬通货必然下降,这一趋势与1930-1940年和1970-1980年的情况相呼应,暗示加密货币在未来货币体系变革中或占据重要地位。
在探讨加密稳定币风险时,达利欧将资产价格下跌与系统性脆弱性加以区分。面对稳定币的美国国债敞口是否构成系统性风险的疑问,他给出否定答案,认为美国国债实际购买力下降才是真正风险所在,且若监管得当,可减轻这一风险。
同时,他驳斥了放松管制会威胁美元储备货币地位的观点,再次强调债务动态才是美元体系的主要脆弱点。
回顾达利欧十年来对比特币和加密货币的公开立场,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早期,他坚定认为黄金是更优 “财富储存手段”,并警告比特币若过于成功将面临政府限制,彼时对加密货币多持谨慎态度。
到2020-2021年,他态度转变,称比特币为 “了不起的发明”,承认持有少量比特币,将其视为类似数字黄金的投资组合多元化工具,不过仍强调其波动性与政策敏感性。
而此次最新言论,达利欧将整个加密市场纳入分析后期周期动态的货币层级体系,凸显加密货币在全球金融体系变革中日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