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科技创业者罗永浩近日在北京一家西贝莜面村用餐后,在社交平台上公开批评该连锁餐厅“几乎全部使用预制菜,却价格高昂”,称其“令人反感”,并呼吁相关部门尽快立法,要求餐饮场所明确标注是否采用预制菜。
这一言论迅速引发争议,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强势反击,强调自家菜品“绝非预制菜”,并表示将追究罗永浩的责任。双方的激烈交锋,不仅点燃了公众对预制菜的讨论,还暴露了消费者认知与行业标准间的分歧。
事件起于9月10日或11日,罗永浩在微博发文吐槽西贝菜品多为预制菜,却收取高价,希望通过强制标注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对此,西贝董事长贾国龙迅速回应,称已复盘罗永浩点餐的菜品和服务,“没有一道是预制菜”,并指责其言论造成巨大伤害,计划提起诉讼。罗永浩则毫不退让,表示“随时奉陪”,并悬赏10万元人民币向公众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可靠证据。
次日(9月12日),西贝通过官方渠道公布罗永浩所点菜品的制作流程,强调这些菜品不属于官方定义的预制菜范畴,并宣布开放全国门店后厨,欢迎顾客实地参观。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批罗永浩是“网络黑社会”让双方矛盾进一步升级。
罗永浩星期一(15日)凌晨继续在微博发文称,“网络黑社会”一词是对他的诬蔑诽谤,并喊话贾国龙找一个网络平台直播,当面公平公正冷静理性地对话,“相信这也能澄清西贝的真相,并且对中国预制菜产业和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做一些贡献”。
当晚,罗永浩在多个平台开启直播,进一步澄清自己并不反对预制菜本身,而是反对以现做菜的价格售卖预制菜。该直播仅在微博平台的观看量就突破500万。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洪涛分析称,此次“预制菜”舆情爆发,主要源于公众认知与官方标准的差异。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于2024年3月(用户查询中是去年3月,但工具结果中提到2025年3月,可能有误,统一用原查询)发布的文件,预制菜的核心在于工业化预加工,而连锁餐厅中央厨房当日配送、现场烹制的半成品并不在此列。许多网友认为,连锁店使用半成品本质上已接近“预制”,但批评西贝的焦点更多在于定价过高。罗永浩在直播中特别提到,西贝是“售卖预制菜中最贵的品牌”,例如一款“古法馒头”单价高达21元。
据第一财经9月13日报道,中国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即将公开征求意见,其中首次将餐饮门店是否使用预制菜以及使用方式纳入信息披露要求。事件持续发酵已逾72小时,西贝日营业额据估蒸发百万,话题从预制菜扩展到“透明度”“诚信”和“标签标注”等。预制菜行业整体规模预计2025年将突破6000亿元,但融资事件锐减,研发投入不足。
预制菜作为现代餐饮的效率工具,本无对错之分,它能帮助连锁品牌标准化和规模化运营。但关键在于透明和公平定价——消费者有权知晓食材来源,避免以“手工现做”的名义收取溢价。这场争执虽源于个人吐槽,却推动了行业规范的讨论,或许能加速预制菜标准的完善,让市场更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