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小A在上网”在抖音上的视频被移除后,本周中国又有几位以“躺平”生活为主题的博主遭遇封号或禁言。这表明官方正在针对网络上的“躺平”和“颓废”类内容展开新一轮严格整顿,涉及范围比以往更广。
截至9月12日星期五,抖音平台上被封禁的博主还包括“网吧少女小青”、“十年网吧大神”、“刘二狗”和“夏老二”等。“小A在上网”的视频即使传播到其他平台,也在9月6日前被全网删除。
这些博主的视频主要记录他们在网吧的日常琐事,比如起床、用餐和玩游戏,粉丝规模从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平台给出的封禁理由通常是“违反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政策”。
与以往那种精致、小资式的“躺平”生活不同,这次涉及的网吧博主展示的是更粗糙、甚至有些落魄的生存状态,例如住在每月600元(人民币,约合108新元)的单人间,用3元钱搞定一天三餐。“夏老二”在账号简介中,将这种生活描述为“不受世俗束缚的另一种人生选择”。
“躺平”概念在2021年首次引发广泛关注时,曾被视为敏感词汇,中国社交媒体上的相关讨论群组随之消失。截至目前,百度上的“躺平吧”仍未恢复,而豆瓣的“躺平小组”已更名为“躺平后起立互助联盟”。
尽管面临这些限制,今年以来,中国网络上的“躺平”博主数量仍在增长。《新周刊》在今年4月发表的一篇报道《一个月只花30元,985毕业生挤满躺平赛道》指出,“躺平”本身也开始出现“内卷”现象。
学者观点:躺平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如“温水煮青蛙”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王云飞在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表示,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会影响年轻人的行为模式。在经济调整期,增长放缓不可避免地会引发社会消极情绪,这种情绪通过互联网在年轻人甚至中年人中传播。
他认为,这种“超脱”和“厌世”心态有其合理性,也反映了背后的经济现实。“过去多年经济高速增长,让许多家庭积累了财富,因此年轻人即使选择躺平,也能维持基本生活无忧。”
王云飞指出,从短期看,经济积累足以支撑部分人过消极或颓废的生活,导致社会氛围低迷,但不会立即影响整体;长期而言,这种状态如同“温水煮青蛙”,社会问题的负面效应可能在某个时刻突然爆发。
他还提到,一些博主通过分享躺平生活来吸引流量,本质上是商业化贩卖“躺平”理念,“这种做法既不道德,也不符合时代需求”。
旅居台湾的时事评论员徐全在受访时指出,在当前经济尚未显著复苏的背景下,官方希望推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精神,以提振青年士气,而“躺平”则体现出一种颓废主义。
他说,如今的“躺平”已脱离文艺青年的风格,也不是凡尔赛式的炫耀,而是展现普通人的不完美生活,甚至带有失败的色彩。
徐全认为,单纯封禁这些博主并非最佳解决办法。“一个社会需要有出口和渠道,让人们表达平凡、默默无闻,甚至作为普通民众的状态,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社会精英的代表。”
中国社交媒体禁止“躺平”作品,这反映了官方对社会活力和经济信心的维护意图,在经济压力较大的时期,鼓励积极心态无可厚非。但同时,过度限制此类内容可能抑制多元表达,忽略了年轻人真实压力和社会多样性。允许适度讨论“躺平”或许能促进更健康的对话,帮助人们从消极中找到平衡,而不是一味压制——毕竟,社会进步往往源于包容不同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