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尼西亚的金融市场有点不太平,特别是他们的政府债券市场,正在经历一场不小的风暴,而这场风暴的中心,就是外资流出。
大家知道,政府债券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晴雨表。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国家经济前景好,政府政策稳定,那全球的投资者就会抢着买他们的债券。但现在印尼的情况,好像有点反过来了。
最新的数据显示,就在本周一,海外投资者一天之内就净卖出了8400万美元的印尼政府债券。这还不是最糟的,要知道,今年8月份的时候,印尼的政府债券市场,还吸引了高达46亿美元的净流入。但现在这个数字已经大幅缩水,今年的净流入只剩下可怜的2500万美元了。这说明大量的国际热钱,正在从印尼市场撤离。
那为什么外资会纷纷跑路呢?
原因可能有好几个。

首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印尼财政政策的担忧。大家可能不太了解,印尼一直以来对政府的预算赤字是有一个严格上限的。
这是为了控制政府的借贷,保持财政健康。但现在有消息说,新任财政部长普尔巴亚·尤迪·萨德瓦,可能会在9月上任后调整这个上限,允许政府花更多的钱。
如果政府花钱大手大脚,那市场就会担心政府的偿债能力,进而影响到国债的吸引力。所以,全球的投资者一听到这个风声,就开始坐不住了。
其次,印尼目前的经济增长确实有点疲软。除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在刺激经济,好像也没看到其他特别强劲的增长引擎。
法国兴业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就直言不讳地说,虽然印尼政府推出了一些支出项目,想刺激经济,但实际的增长前景还是不太乐观。经济不给力,投资者自然信心不足。
那印尼本国投资者怎么看呢?
有趣的是,在外资撤退的同时,印尼的国内投资者,比如本地银行、共同基金、保险公司和养老金基金,反而还在增持政府债券。
这可能是因为印尼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向国有银行注资,给市场提供了流动性。但这就像是内部输血,虽然能暂时稳住局面,但长期来看,如果外资持续流出,光靠内部力量是很难支撑的。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直接导致了两个不好的结果。一方面,印尼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今年下跌了大约90个基点,创下了2021年1月以来的新低。收益率越低,说明投资者对国债的吸引力越不看好。
另一方面,印尼盾兑美元的汇率也在持续贬值,现在已经接近历史最低点,周四一天就跌了0.2%,达到了每美元16729盾。
货币贬值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个国家的资产对外资来说,购买力下降了,同样也会打击外资投资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