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11月11日发布报告直接把电池储能系统(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储能)捧上了天。它说储能的需求,简直就是锂市场的第二增长引擎,重要性堪比当年的电动汽车。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瑞银预计,到2030年,储能对电池的总需求能占到22%到26%,相当于电动汽车需求的一半。这是什么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储能这个赛道,未来的体量能达到现在电动车的一半大。
为什么储能突然变得这么重要?
其实核心原因是美国缺电了,而且缺得还挺严重。瑞银的数据显示,现在美国每年的电力需求增长速度已经达到3%左右了,这可比之前预期的1.8%高出一大截。为啥呢?想想现在AI、大数据中心这些高耗能产业发展得多快,它们就像一个个“电老虎”,嗷嗷待哺地等着电力供应。

但问题是新建一个发电站,从规划到建成投产少说也得四五年,像核电站甚至要等到2035年才能投产。这中间的七八年时间,电力缺口怎么办?总不能让高耗能产业停摆,让大家用不上电吧?
所以说,在这种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情况下,电池储能系统,就成了美国弥补电力缺口的唯一现实选项。 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充电宝,白天把多余的电存起来,晚上或者用电高峰期再放出来,完美地扮演了过桥的角色。
而且这还不是最夸张的。宁德时代,大家都很熟悉吧?它可是电池行业的巨头。宁德时代给出的预测更激进,它认为到2030年,光储能领域的锂需求就能达到140万吨,这几乎是瑞银预测的两倍。这说明储能市场的真实爆发力,可能远超我们现在的想象。
所以以前大家总担心锂价会不会跌,是不是产能过剩了。但现在看来,锂市场的关键驱动力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从供应太多了的忧虑,变成了需求要炸了的乐观。正是这种强劲的需求预期,让锂价告别了熊市,开始触底回升。最近碳酸锂期货价格持续拉升,现货价格也涨到了去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当然瑞银也提醒了一句,虽然锂价看好,但资本市场可能已经抢跑了。一些锂矿上市公司的股价,已经提前反映了锂价上涨的预期。所以说,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大家还是要理性看待。
总的来说,储能的崛起,不光解决了美国迫在眉睫的电力缺口,更给整个锂市场带来了全新的增长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