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参议院周一就结束史上最长政府停摆迈出关键一步,程序性投票的通过为拨款协议落地铺路,这一政策破冰信号迅速点燃全球市场风险偏好。
当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高,道指上涨381.53 点,涨幅0.81%;标普500指数攀升1.54%;纳指更是大涨2.27%,科技股的强势反弹成为行情核心动力。
此前因 AI 板块高估值担忧领跌大盘的龙头股集体回血,英伟达单日涨近6%,创4月份以来最大单日涨幅;谷歌涨近4%,特斯拉涨超3%;微软上涨1.9%,终结自2011年以来最长的八连跌。
芯片板块同步走强,费城半导体指数涨超3%,美光科技、AMD、台积电分别涨超6%、4%和3%,市场情绪从上周的低迷迅速转向积极。
此次参议院通过的程序性措施获得至少60票赞成,背后是8名民主党参议员脱离党内领导层支持协议,为后续投票扫清障碍。
根据协议框架,政府将重新开放至明年1月,不仅能扭转近期联邦政府大规模裁员的局面,还包含对政府雇员未来权益的保障条款;尽管未纳入民主党关注的《平价医疗法案》补贴延长内容,但明确将在12月就此单独投票。

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已敦促议员尽快返回华盛顿,预计本周内完成众议院投票,停摆僵局的实质性突破,缓解了市场对经济数据真空和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此前密歇根大学调查显示,受停摆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三年多低点;联邦机构停发包括 CPI、PPI 在内的关键经济报告。
全球市场随美股同步回暖。欧元区蓝筹股指收涨超1.7%,Prosus、西门子能源、德银等成分股涨超4%领跑;意大利股指收涨近2.3%,银行板块大涨3.9%。
中概股整体上涨,中概指数涨2.25%,小鹏涨超16%,阿特斯太阳能涨近14%,禾赛科技、华住集团均涨近9%,但蔚来跌超2%,京东集团、哔哩哔哩跌近1%。
资产价格方面,美债价格回落,10年期美债收益率向一个月高位靠近,2年期美债收益率涨2.92个基点;美元指数止住三连跌,离岸人民币一周来首次盘中涨破7.12,日元跌0.4%,澳元涨0.7%;比特币盘中涨超2%,突破10.6万美元。
大宗商品普涨,原油盘中涨超1%实现两连反弹,现货黄金涨超2.8%重返4100美元上方,纽约期金涨超4.7%,伦铜两连涨至一周高位。
美联储理事米兰在接受采访时明确主张12月降息50基点,强调应快于传统25基点的降息节奏,即便最低也需降息25基点,且表示政府停摆不会改变其对美国经济的看法,这一表态与市场对美联储12月降息的预期形成呼应。
媒体称美国接近将瑞士关税从39%降至15%,特朗普也表示正推动降低印度关税,瑞士商界高层此前与特朗普在白宫会晤,直接加速了关税谈判进程,消息一度推动瑞郎盘中转涨。
但关税压力仍存,美国10月集装箱进口量同比下滑7.5%至231万 TEU,环比下降0.1%,为过去十年中仅有的第二次10月环比下降,预计11月、12月进口量或同比分别下跌14.4%和17.9%,甚至可能跌破200万 TEU 的“商品衰退”关键门槛。
此外,特朗普提出通过关税收入向除高收入人群外的每个美国人发放2000美元“分红”,美财政部长贝森特随后解释,资金或通过取消小费和加班费税收等减税措施实现,而非直接支付。
日本新政府明确施压央行避免12月加息,以配合即将出台的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核心经济顾问警告12月加息 “相当冒险”,建议推迟至明年;据悉日本经济方案将聚焦半导体、关键矿产、国防三大领域。
高盛则时隔一年重新看好印度股市,将其评级上调至 “增持”,预测 Nifty 50 指数2026年底上涨14%,看好金融、消费、国防板块,认为政策宽松、盈利复苏及外资低配将推动印度股市实现估值与业绩双重修复。
中国方面,国办发文提出13项措施促进民间投资,明确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铁路、核电项目并明确持股比例,引导其有序进入低空经济、商业航天领域,支持民营龙头企业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同时推动民间投资项目发行 REITs,进一步激活民间资本活力。
台积电10月销售额增速放缓至16.9%,为2024年2月以来最慢增速,低于分析师对当前季度销售额平均增长27.4%的预期,但科技巨头对 AI 的支出与高管信心未减。
贝壳 2025 年第三季度财报呈现 “增收不增利”,净收入231亿元同比增2.1%,净利润同比减36.1%,毛利率从22.7%降至21.4%,主因高利润的存量房业务收入下滑,不过房屋租赁服务收入增长45.3%并首次实现单季利润破亿,家装业务保持平稳。
CPE 源峰出资3.5亿美元控股汉堡王中国83%股权,承诺5年内将门店从约1250家翻倍至2500家,2035年扩至至少4000家,交易预计2026年一季度完成。
此外,巴菲特推进伯克希尔 CEO 交班过渡期安排,向四家家族基金会捐赠价值超13亿美元的 B 类股,计划保留大量 A 类股直至股东对继任 CEO Abel 建立长期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