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美即将签署全面贸易协定的积极消息影响,美国股指期货在亚洲早间交易时段出现上涨。
标普500指数期货和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分别攀升0.7%和0.9%。在亚太地区,日本、澳大利亚以及香港的股指期货也普遍走强。
上周五(10月24日),标普500指数收报上涨0.8%,纳斯达克指数涨幅达1%,两者均刷新收盘纪录;MSCI全球股票指数同样创下新高。
在汇市方面,澳元和新西兰元对美元小幅升值,而美元兑其他主要货币的表现则喜忧参半。

这些市场动态反映出投资者对全球两大经济体有望化解贸易争端的乐观情绪。中美贸易谈判代表此前表示,双方已在多个关键分歧上取得初步一致,为正式协议的签署扫清障碍。
尽管市场氛围趋于正面,但部分分析师仍持审慎观点。JB Drax Honore亚太首席策略师肖恩·基恩(Sean Keane)指出,这更像是紧张局势的暂时缓解。
他在客户报告中表示:“取消原计划于11月1日对中国加征的额外关税,仅是防止潜在升级的举措,市场中几乎无人预期这些关税会真正落地。”
除贸易进展外,交易员的目光还聚焦于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利率决议。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下调利率25个基点,而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则料将按兵不动。
贝伦贝格(Berenberg)多元资产策略与研究主管乌尔班(Ulrich Urbahn)强调,本周对市场而言至关重要,央行决策与美国企业财报季的叠加可能引发波动。
他表示:“投资者需在央行政策调整、地缘政治贸易缓和以及公司盈利数据中寻找线索,这些要素将主导年底前的市场方向。”
我对这个消息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中美贸易协定如果真正落地,无疑能为全球经济注入一针强心剂,尤其在当前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能缓解供应链压力并提振投资者信心。不过,正如分析师提到的,这可能只是短期“降温”而非彻底解决深层结构性问题。长远看,贸易摩擦的根源在于技术竞争和地缘战略,如果协议仅停留在表面,市场波动仍将持续。我建议投资者关注实际执行细节,而非仅凭头条新闻下注——毕竟,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贸易谈判往往一波三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