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市场周一开盘走低,香港恒生指数与澳大利亚股市小幅低开,韩国股指小幅上涨,日本股市则因假期休市。投资者目光紧紧锁定中美在西班牙的会谈进展,同时屏息等待中国即将公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固定资产投资及城镇失业率等核心经济数据。
中美于周日在马德里启动高层会谈,议题覆盖国家安全、经济贸易等关键领域,TikTok 最后期限与美国关税政策成为讨论焦点。与此同时,亚洲早盘时段,美国股票期货波动微弱,市场正为本周美联储利率决议做准备。
回顾上周五美股表现,纳指收盘创下历史新高,周内累计上涨2%,实现连续两周上涨;标普500指数周内涨幅达1.6%,创下自8月初以来的最佳单周表现;道指也收获1%的周涨幅,结束此前波动态势,实现三周来首次上涨。
美股的强势表现,一定程度上源于最新经济数据释放的积极信号。劳动力市场呈现疲软迹象,通胀水平保持温和,双重因素叠加激发了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乐观预期,黄金价格也因此受到提振,展现出强劲上涨势头。
不过,美国国内政策层面仍存隐忧。政府再次面临 “关门” 危机,民主党为避免这一局面提出明确条件,要求在政府拨款法案中纳入《平价医疗法案》补贴延期条款,若该补贴到期,约 2240 万美国民众的医保保费将大幅上涨,可能引发政治反弹与民生不满。
尽管共和党面临中期选举压力,部分议员倾向于妥协,但党内强硬派坚持削减开支,导致两党在预算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政府 “关门” 风险为市场增添了不确定性。
在国际合作领域,英美本周将签署一项 “突破性” 科技合作协议,核心聚焦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英伟达、OpenAI 等美国科技巨头预计将同步宣布数十亿美元的投资计划,这一合作有望推动全球科技产业链重构。
与此同时,由十多个行业协会组成的联盟正积极向英国政府游说,呼吁将区块链技术纳入该协议框架,以防止英国在数字资产领域落后于国际竞争对手,凸显出科技领域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复杂格局。
欧洲主权信用领域传来调整消息,惠誉评级将法国主权信用评级从 AA- 下调至 A+,使其评级水平低于英国、与比利时持平。
惠誉预测,法国债务占 GDP 的比重将持续攀升,从2024年的113.2%升至2027年的121%,不断高企的公共债务削弱了法国应对新经济冲击的能力,加之国内政治不稳定,进一步加大了财政整顿的难度。
本周全球金融市场迎来 “央行超级周”,未来36小时内,美联储、加拿大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等多家主要央行将密集公布利率决议,交易员需应对高强度的市场波动。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首次降息25个基点,以呼应疲软的劳动力市场现状,并回应白宫的降息呼吁;加拿大央行受就业数据恶化影响:8月失业率升至7.1%,连续两月减少超10万个岗位,预计也将同步降息25个基点,若政策落地,加元短期可能面临承压。
相比之下,英国央行与日本央行的政策路径或有所不同。英国近期通胀数据意外反弹至18个月高点,且央行内部在8月会议上已出现严重分歧,加之央行行长公开对年内再次降息表示怀疑,认为 “通胀风险已经上升”,市场预计英国央行将维持利率在 4% 不变。
日本央行则面临政治不确定性的干扰,首相石破茂突然宣布辞职后,自民党将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举行总裁选举,新首相预计10月就任,政治过渡期内的派系博弈可能影响政策预期,市场普遍认为日本央行9月将按兵不动,暂时搁置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
中国方面,本周将密集发布8月经济数据,涵盖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70个大中城市房价等关键指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已定于9月15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将解读2025年8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回应市场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