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航空AI171航班坠毁一个月后,初步调查报告即将揭开这场十年最惨烈空难的面纱。242条生命在起飞后30秒的坠落中消逝,连带地面30余位遇难者——如今,所有线索都指向了波音787驾驶舱里两个不起眼的开关。
燃油控制阀,这个位于驾驶舱中控台的装置,成为解开谜题的关键。 知情人士透露,调查组正全力追溯飞行中开关是否被触发、何时触发。尽管这些开关设有防误触机制,但人为操作的可能性无法排除。航空刊物《气流》率先披露这一细节后,波音与发动机供应商通用电气均保持缄默,将问题转交印度航空事故调查局。
2014 年,印度航空运营的波音 787 梦想飞机控制台上的燃油控制开关(中央)
此前流传的坠机视频显示异常:飞机未收起落架便急速失速。更令专家费解的是双引擎同时失效——既无鸟击烟雾,也无单发故障特有的偏航。航空分析师费尔姆直言:“双发同时停车概率微乎其微。”这与业内常识相悖:现代客机单发足以完成起飞,飞行员对此训练有素。
人为失误的阴影正在浮现。 安全操作系统CEO考克斯解释,若开关被拨至“切断”位,发动机将在数秒内停机。他列举两种可能:飞行员误关正常引擎开关,或按紧急流程重置双发。后者对应着航空史上的惊险案例:1980年代达美航空飞行员误切燃油阀,所幸高空重启成功。但AI171机组没有这样的幸运——距地仅数百米时,重启已成奢望。
目前尚无证据指向波音787设计缺陷。调查组确认,美国联邦航空局未发布任何安全通告,这通常意味着未发现系统性风险。飞行员资质审查同步展开:正驾驶萨巴瓦尔积累8200飞行小时,副驾驶昆德仅有1100小时。而应急冲压涡轮的启动,暗示着双发失效的绝境。
专家观点,航空事故从来是多重失效的叠加,这次调查揭示的开关疑云,恰恰印证了驾驶舱人机交互的致命脆弱性。当技术屏障遭遇瞬间判断,安全链条最薄弱的环节往往在人性与机械的接缝处断裂。
随着黑匣子数据解析深入,燃油开关的位移记录将成为关键证据。无论最终结论指向机械故障还是人为差错,这场夺走270余条生命的空难,已然为整个航空业拉响最高级别的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