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875.26 0.29%
|
深证成指 12875.19 -0.25%
|
恒生指数 25945.93 0.07%
|
纳斯达克 23214.69 0.82%
|
日经225指数 50167.1 1.23%
|
股海柠檬精 初级编辑
478 文章
609410 阅读
首页  >  要闻 >  商业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李想痛批大公司病 宣布理想回归创业模式
2025年11月27日 09:00    
收藏  
举报

11月26日,理想汽车CEO李想在财报电话会的一番自白中承认了过去的错误,过去3年理想都在尝试用职业经理人的组织模式,但这种模式并不符合当下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以及理想实际情况,因此,理想汽车从今年四季度开始全面回归创业公司模式。

李想指出:“英伟达和特斯拉仍以创业公司的方式管理,如果全世界最强的公司都是创业公司的管理模式,理想汽车有什么理由放弃最擅长的方式?”

李想的这番自白其实揭示了目前很多大厂面临的共同困境。

什么是职业经理人模式?为什么李想觉得它是错的?职业经理人模式通常出现在公司做大、上市之后。它的核心逻辑是守成和优化。

这种模式下,大家做事讲究流程合规。做一个决定,可能需要层层汇报、开无数个会、PPT做到精美绝伦。在市场稳定时,这能降低风险;但在“不稳定的市场环境(如现在的车圈价格战、技术大变革)下,这就叫贻误战机。

而且职业经理人往往是打工心态,看重短期KPI(比如这季度利润多少、销量多少),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奖金。他们通常不敢冒大险去搞颠覆性创新,因为创新意味着高风险。

另外部门墙厚。大家各管一摊,你是管销售的,我是管研发的,大家为了各自的利益容易扯皮,导致产品割裂。

李想说过去3年尝试这种模式,结果发现这让理想汽车变得迟钝了。在新能源汽车这个比拼速度和进化的战场上,用一套繁琐的、求稳的行政体系去打仗,就像是“开着老爷车去跑F1”,根本跟不上节奏。

那什么是“创业公司模式”?它的好处在哪里?

创业公司模式核心逻辑是生存和进攻。这正是李想口中英伟达和特斯拉正在用的模式。

这种模式决策极快。创始人直接拍板,没有那么多层级。今天发现问题,明天就改,后天就上线。这对于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至关重要。

创业模式追求第一性原理,创业模式不迷信流程,只看本质。为了达成目标,可以打破常规,调动全公司资源All-in,而不是被条条框框限制。

而且每个人都像是在为自己的事业奋斗,而不是单纯打卡上班。这种模式下,团队对市场的感知更敏锐,对用户的痛点抓得更准。

李想的逻辑是,既然全世界最牛的两家科技公司——英伟达(搞AI算力的霸主)和特斯拉(搞自动驾驶的霸主)——即使市值万亿了,依然保持着这种高效、扁平、创始人亲力亲为的创业状态,那理想汽车作为追赶者,有什么资格去搞大企业的养老模式?

为什么李想现在要回归?除了管理效率,李想还提到了一个关键词,具身智能。

李想认为现在的竞争已经不单单是造车了,而是进入了汽车机器人时代。这是一个全新的、未知的领域(具身智能元年)。

只有创业公司模式,才敢于在未知的领域投入巨资,才敢于在没有前例可循的情况下通过试错去寻找方向。

如果还是职业经理人管着,大家肯定会说:“老板,这个具身智能太烧钱了,短期看不到回报,为了财报好看,咱们先别搞了吧。”那公司就废了。

所以,李想这番话的意思是,现在的汽车市场不是在分蛋糕,而是在抢地盘。职业经理人适合守着蛋糕慢慢切,而创业者适合拿着刀去抢地盘。为了活下去并赢下具身智能这场下一代战争,理想汽车必须扔掉大公司的臭架子,重新找回当年那种光脚不怕穿鞋的狼性。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当增长神话褪色:比亚迪的出海远征 是一场突围?
   币海独步者        2025/10/31 05:24
驱动未来?中国计划加速电动汽车革命
   币海独步者        2025/10/17 05:50
小鹏汽车创业故事:我不适合花天酒地 我只适合再次创业
   股海柠檬精        2025/08/28 09:06
电驰天下:中国如何悄然重塑全球汽车版图
   币海独步者        2025/08/28 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