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IMF上调全球经济预期 中国幅度最大最积极
中国外卖大战仍在继续进行中 官方干预效果有限
美中贸易谈判 为何选择瑞典中立桥头堡
币海NEWS周周大事记丨中国新闻 第250721期
苹果悖论
知情人士:美国政府在贸易谈判中没有试图压低美元汇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释放积极信号:将中国2025年经济增长预测上调0.8个百分点至4.8%,成为全球上调幅度最大的经济体。同时,今年全球增长预期亦小幅提高0.2个百分点至3%。
IMF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此次修正源于中国上半年经济超预期表现及中美关税的实质性削减。
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尔·古林沙斯在周二的发布会上强调:“中国对全球其他地区(尤其是美国以外市场)的出口韧性,成为经济动能的关键支点。”
海关数据显示,受4月高达245%关税威胁影响,上半年中国对美出口下降10.9%。但贸易格局的加速重组带来转机——东南亚、非洲和欧洲市场的开拓推动中国出口总额逆势增长5.9%。
古林沙斯进一步指出,5月中美达成的关税缩减协议成为关键助力:“当前低关税环境的延续性,将持续支撑中国经济活动。”
尽管贸易紧张有所缓和,博弈仍在继续。本周二结束的斯德哥尔摩贸易谈判中,中方称已就延长8月12日到期的关税暂停期达成共识,但美方尚未最终确认。古林沙斯警告:“贸易冲击的规模仍不可忽视,证据显示其正在侵蚀全球经济。”
值得注意的是,IMF对美国2025年增长预期仅微调0.1个百分点至1.9%。这种差异化修正凸显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展现的韧性。
不过挑战犹存——虽然上半年5.3%的增速为完成全年5%目标奠定基础,但古林沙斯直言:“内需疲软可能拖累2026年经济表现。”IMF已将中国2026年增速预测调降至4.2%,暗示结构性压力仍需破局。
在全球贸易格局加速调整的背景下,中国通过市场多元化对冲风险的实践,正成为新兴经济体转型的重要样本。但如何激活内生动能,将是经济能否跨越中期减速带的关键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