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988.22 -0.22%
|
深证成指 13430.1 -0.44%
|
恒生指数 26346.14 -0.33%
|
纳斯达克 23637.46 1.86%
|
日经225指数 50219.18 -0.58%
|
林天心 初级编辑
397 文章
453217 阅读
首页  >  要闻 >  商品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AI能源红利当前 为何石油巨头还裁员了?
2025年10月28日 07:47    
收藏  
举报

眼下,人工智能正掀起一场能源需求的浪潮。数据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耗电量节节攀升,全球对能源的渴求似乎前所未有。

按理说,这该是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黄金时刻——可现实却有些讽刺。从埃克森美孚到壳牌,这些曾经呼风唤雨的能源巨头,非但没能搭上这班顺风车,反而在资本市场上显得步履沉重,甚至隐隐透出几分落寞。

你看,外部环境其实并不算差。美国政府依旧力挺传统能源,全球不少国家在淘汰化石燃料的路上也开始犹豫;再加上对俄制裁的消息一出,油价还应声涨了一波。一切看起来都像是利好叠加。

可市场的反应却很冷静。过去一年多,标普500指数的回报率接近46%,而像埃克森、雪佛龙这样的美国油气公司,回报率却只有14%。欧洲的BP、壳牌、道达尔、埃尼也没好到哪去,股价长期跑输大盘。投资者用脚投票,显然没那么买账。

问题出在供需的天平正在倾斜。2022年俄乌冲突带来的高油价红利早已褪去,如今油价虽有波动,整体却难回巅峰。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今年头九个月,全球每天的石油供应比需求多了190万桶。

更让人担忧的是,明年这个数字可能扩大到400万桶。需求端也不争气——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电动车普及的速度远超预期,燃油车的未来越来越模糊,石油的增长空间被一点点挤压。

有人或许会问:那美国新出台的对俄能源制裁呢?能救市吗?短期看,确实刺激了现货油价上涨,但期货市场却不为所动。原因很简单:俄罗斯早就未雨绸缪,组建起庞大的“幽灵船队”,绕开制裁照样卖油,只是价格便宜些罢了。

而且,一旦市场出现缺口,OPEC立马表态可以增产补上。科威特油长在制裁次日就放话,组织已准备好稳定供应。这样一来,所谓“制裁推高油价”的逻辑也就难以持续。

天然气这边也别指望太多。虽然谷歌、微软这些科技巨头嘴上喊着碳中和,背地里却悄悄用天然气给AI数据中心供电——听上去是个机会。可在美国,本土产量跟得上需求,气价压根没怎么涨。

真正赚到钱的是那些电力公司,股价一路狂飙,而油气生产商却只能分到一杯残羹。更麻烦的是,美国和卡塔尔砸下重金建设的液化天然气设施正陆续投产,未来几年全球LNG供应将大幅增加,欧洲等地的气价反而可能往下走。

面对这种局面,石油巨头们的策略变了。他们不再大举投资新项目,而是把钱大量返还给股东。去年,六大西方油企分红加回购总额高达1200亿美元,占到它们经营现金流的一半以上——这在过去十年里几乎不可想象。壳牌7月又宣布35亿美元的回购计划,与其说是信心,不如说是一种无奈的收缩。

裁员也在同步进行。埃克森宣布裁掉3%到4%的员工,雪佛龙的重组可能让五分之一的人离开,康菲、BP、壳牌都在精简队伍。整个行业仿佛达成了一种默契:既然未来增长看不到希望,那就先活下去,瘦身后过冬。

当世界因AI而前所未有地需要能源时,曾经的能源霸主们却在主动退场。这场能源变局的最大悖论,或许就在于此。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沙特转型:夹在中美之间 从卖石油转向卖算力
   林天心        2025/10/28 07:15
美股分析:AI前景良好 但投资者应注意股价波动
   以太坊信徒        2025/10/08 02:31
轨道、设备与监管:新的加密经济
   流动的沙        2025/09/22 03:53
全球石油勘探每年需花费5400亿美元 星链卫星如何重塑能源行业?
   Vicky        2025/09/16 09:47
石油、通胀和比特币现在被锁定在同一交易中
   流动的沙        2025/06/18 05:09
4万不是问题?顶级交易员称铜价还要飙升 原因供需失衡
   流动的沙        2024/05/25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