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像Robinhood、Kraken、Gemini这些知名的加密货币平台都在推广一个新概念——股票代币化。
他们的愿景很宏大,要让全世界的人,不管在什么国家,都能轻松买到苹果、亚马逊、特斯拉等美股。解决本地券商不支持美股交易的问题。借助区块链实现24乘以7全天候交易、快速结算、去中心化管理。简单说就是用加密代币来代表和追踪传统股票的价格,把华尔街“搬”上区块链。
这些加密版股票由瑞士公司Backed Finance发行,和Kraken、Bybit等交易所合作推出。Backed Finance的核心设计理念十分明确,它们声称会买入对应的真实美股,以支持在区块链上发行的对应数量代币。例如,如果Backed在市场上购入一股苹果股票,就会同时铸造并发行一个AAPLX代币,理论上使该代币的价格与苹果股票的实时价格保持一致。
为了维持这一锚定,Backed设立了一套铸造与回收机制,即每当市场需要新增代币时,他们便买入真实股票并发行等量代币。而当用户希望赎回时,Backed则出售对应股票并销毁代币。这套流程与货币挂钩金本位的逻辑相似——新增代币必须有新增实物资产作为支撑,赎回代币则会释放对应资产并回收代币,从而力图确保代币价格始终贴近真实股票价格。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个想法刚上线两周就遇到各种大问题。首要障碍在于交易量过小和流动性匮乏。由于代币在多家加密货币交易所的交易深度极浅,买卖挂单稀少,任何一笔稍大的买单或卖单都可能瞬间拉高或砸低价格,市场缺乏足够的交易对手盘来平滑波动。
其次,这些代币分散在多个交易所——Kraken、Bybit乃至匿名的P2P平台,导致价格在不同场所之间并不一致,套利者也难以迅速将价差抹平,进一步削弱了锚定效果。导致哪怕一笔大单就能把价格炒飞。
此外,美股并非24小时运作,而加密市场却全天候运行。在美股休市期间,真实股票价格处于冻结状态,代币却继续交易,失去现货价格作为参照的代币更容易出现剧烈漂移,最终导致锚定机制彻底失效。
真实案例印证了上述风险,追踪苹果股票的代币(AAPLX)在7月初曾经飙到236美元,比苹果当时真实股价高出12%。追踪亚马逊的代币(AMZNX)甚至飙到891美元,是正常价格的4倍。在一个点对点交易平台上,有人只花500美元就把AMZNX的价格瞬间推到2万多美元,是正常价的100多倍。
不仅如此,监管问题也来了。Robinhood 在欧洲上线了OpenAI和SpaceX的代币,但这两家公司并没有上市,OpenAI官方都跳出来说,我们跟这事没关系。立陶宛央行(Robinhood欧洲业务的监管方)已联系公司要求解释。
有人担心这会变成金融黑洞。因为加密代币的一个特点是去中心化和可自由转移。交易时可能不需要实名制,可以在匿名平台之间随意转账,传统股票市场上那种反洗钱、反操纵的监管难以落实。
业内一些人担心,这种股票代币会被用来绕开现有监管,成为洗钱、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的温床。比如Securitize的CEO就说过:“这是一个潘多拉的盒子,总有一天会爆掉,因为人们总能找到非法利用它的办法。”
为什么加密公司还要推?因为这是区块链行业的长期野心,即把股票、债券、基金、房地产、商品……全部代币化。让全球资本市场变得像发邮件一样简单自由。在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的监管风向对加密货币转暖,这也给了这些公司动力去加速落地类似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