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要对药品广告动刀子了。
本周早些时候,有人吐槽说,美国政府应该直接禁止药企在电视上做广告,因为全世界只有美国和新西兰允许药企直接对消费者打广告,而且这些广告动不动就植入到各种节目里,成为了电视媒体的重要收入来源。很多批评者认为,这些广告把美国人搞得越来越依赖嗑药。如果特朗普政府真的出手限制,说不定能改善公共健康。
原本这只是民间抱怨,但没想到很快就成真了。美东时间周二,特朗普政府宣布要严厉打击电视和社交媒体上的药品广告,这可不是开玩笑,每年几十亿美元的广告市场可能要面临大-麻烦。
具体怎么干?特朗普签署了一份总统备忘录,核心要求就俩。第一,药企必须在广告里披露更多的副作用信息,以前遮遮掩掩的副作用都得亮出来。第二,要更严格地执行现有的规则,打击那些虚假或者有误导性的广告。
政府的官方说法是:“这是为了让患者获得更真实、更透明的信息。” 虽然这还没到大家期盼的“全面禁令”那么狠,但这绝对是给药企们头上套了个紧箍咒,逼着他们必须调整广告策略,否则分分钟可能被罚。
有人可能会问,中国不也打药品广告吗?但这里面有一个重要区别,在美国和新西兰,法律允许药企直接向消费者做处方药广告。例如抗抑郁药、降压药、糖尿病药,甚至癌症药,都可以在电视上打广告,这种广告会直接影响患者去医院问医生要指定药品,等于是给医生施压。而在中国,消费者看到的广告,通常是非处方药(OTC),比如感冒药、止咳药、维生素、保健品。中国法律禁止处方药对公众直接广告。
深入扒一扒美国这事,影响可不小。首先,制药公司肯定要头疼了。 那些每年花几十亿、上百亿美元砸广告的大佬们,比如艾伯维、葛兰素、辉瑞,他们可要哭了。想想艾伯维,光去年就花了20亿美元打广告,主要是推销他们的抗炎药,这两款药第二季度就给他们带来了65亿美元的收入,可见广告的回报率有多高。现在要求广告变长、披露更多副作用,意味着广告制作成本更高,投放费用也可能水涨船高,但效果却可能打折扣。
其次,那些靠药企广告吃饭的媒体公司也要跟着遭殃。 特别是电视台,很多收入都指着这些广告,一旦药企广告减少,或者广告变得又臭又长,观众看了就换台,那广告费肯定要缩水,一些“自由派媒体”可能真的要陷入困境了。
更狠的是,这次可不仅仅是增加规定那么简单,执法力度也会空前加强。 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局长表示,当天就要发出上百封执法信和几千封警告信,提醒整个行业,以后再有广告不提副作用,那就等着吃罚单吧。
一位政府官员还透露,新规可能会导致电视广告的时长增加,因为要确保把所有副作用都说清楚。这是被迫变长广告时间。卫生部长小肯尼迪也表示,有些广告甚至可能要拉长到四分钟。
回顾历史,在1997年之前,美国药企想打广告,必须把所有副作用都列出来,结果广告又长又贵,根本没人愿意投。后来FDA放松管制,药企才被允许只列部分副作用,或者让大家问医生、打电话、上网来了解更多。这一放松,直接导致药品广告大爆发。电视上各种药的广告铺天盖地,与此同时,一些慢性病、自闭症、精神类疾病的患者人数也蹭蹭往上涨,这可能跟广告过度宣传有关系。
而且,这次的监管范围可不仅仅局限于电视,网络和社交媒体也逃不掉。那些远程医疗公司的广告,还有网红带货、社交平台上的药品推广,以后都要遵循跟电视广告一样的标准,必须把副作用讲清楚。要知道,光是今年,制药行业在在线营销上预计就要花190亿美元,主要就是减肥药和糖尿病药的广告,这块市场可比电视广告还庞大。
所以,这次特朗普政府对药品广告的重拳出击,虽然不是一刀切的全面禁令,但绝对是朝着改善公共健康迈出的一大步。它将彻底改变药企的广告策略,也会让媒体行业的格局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