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开炮了,这次瞄准的是美国高得离谱的药价。
长期以来,美国药价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兰德智库的研究显示,2022年美国药价是其他富裕国家的平均三倍多。怪不得美国虽然只占全球药品销量的一半,但却贡献了全球制药业约70%的利润。这其中的大部分利润,都被那些拥有专利保护的品牌药企赚走了。
那么特朗普这次怎么挥刀的呢?简单来说就两点。第一,他宣布从2025年10月1日开始,对所有品牌药征收100%的关税,除非药企在美国本土建厂。第二,他给药企下了最后通牒,要求在9月29日之前,把美国药价降到其他发达市场的最低水平,否则就动用一切工具来保护美国家庭。而且,白宫还在考虑把部分公共医保(Medicare和Medicaid)的药品价格也拉到全球水平。
这是不是听起来特别特朗普?就是那种一刀切,简单粗暴又直指核心的风格。
这一切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其实美国药价之所以这么高,除了新药研发主要在美国导致成本高昂外,更关键的是定价机制太复杂了。
在欧洲很多国家,政府直接和药企谈价格,政府议价能力强,所以药价相对便宜。但美国这边却是制药公司、医保公司、雇主、药房福利管理公司这些复杂的中间商共同协商定价。结果就是,一个分散又复杂的合同网络,把药价抬得高高的。
虽然美国公共医保覆盖了差不多一半的人口,但他们对大部分药品都没有议价权。拜登政府的《通胀削减法》虽然授权Medicare可以直接议价,但那推进速度,简直是龟速。2026年才议10种药,2028年15种,2029年20种……这效率,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特朗普的刀子直接砍向了需求端的定价,他这招儿的核心就是“最惠国定价”(MFN方案)。注意,此MFN非彼MFN,不是贸易上的那个最惠国待遇,而是药价领域的一个比价规则。就是说,如果某种药在德国、法国、日本卖得都比美国便宜,那么美国就必须把本国价格降到这几个国家中最低的那个价位。简单粗暴,就是要让美国消费者享受到全球最低价。
那么谁会受影响?表面上看,药企肯定首当其冲。但实际上,整个利益让渡,将由整个药品流通网络来承担,包括医保公司、药房福利管理公司,甚至可能还有享受过低价的外国民众。
你可能觉得,药企把损失全部自己承担不就行了?想得美!这可是生存级的战役,如果特朗普执意要一刀切,美国药企肯定会跟他打官司,这没跑儿。
所以说,这周一可能只是白宫和药企拉锯战的开始,而不是结束。特朗普的第一步,八成是先从Medicare和Medicaid这些公共医保项目开刀,毕竟这直接关系到美国现在失控的财政赤字。
这样一来,第一波受冲击最大的,就是那些最依赖Medicare和Medicaid销售的公司,比如安进、百时美施贵宝、强生。市场预计,MFN规则和关税一结合,这些公司的盈利可能会减少约六分之一。
等等,这还没完!药企也不是吃素的,他们肯定会把火力转向整个网络的其他玩家。他们认为,特朗普找错了对象,因为中间商才拿走了巨额利润。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药品按标价销售超过1万亿美元,但药厂自己只拿到4870亿美元,剩下的5000多亿美元,都流向了中间商。特别是药房福利管理公司(PBM),这个行业的三巨头——CVS Caremark、Express Scripts、OptumRx,去年处理了将近80%的处方业务。而这些公司,实际上都隶属于大型保险公司。
市场对此也早有预判,看看Cigna和UnitedHealth Group的股价走势,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了。一些药企为了自保,已经开始尝试直销模式,绕开药房等中间商。比如礼来和诺和诺德的减肥药,直接卖差不多原价的一半。辉瑞和百时美施贵宝也计划以六折以上的价格销售重磅抗凝药Eliquis。
不过,这种直销模式主要适用于患者能自行服用的药物,对于复杂的治疗方案,中间商提供的药剂师服务还是不可或缺的。
最后,还有个潜在的影响。为了维持利润,药企很可能转而提高海外药品定价,这样一来,美国的MFN价位也会跟着提高。这就意味着,其他国家用美国药企的新药价格也要上涨。这真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啊。
从长远来看,特朗普肯定也要保证美国药企的利润,毕竟创新药的研发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所以这次利益的重新分配,药企只能承受一部分,剩下的就得由美国的保险公司集团和他们旗下的药房来分担一部分,当然,使用美国进口药的外国可能也得承受一部分。这场药价之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