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一直靠着石油收入支撑着在乌克兰的战事,但现在这场仗打了三年半,俄罗斯的钱袋子可能要撑不住了。
有预测指出,到本世纪末,俄罗斯的石油产量可能会下降至少10%,这将严重威胁到俄罗斯的经济,尤其是它依赖石油收入的状况。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莫斯科通过专注于维持现有油田的生产,而非开发新的油田,保持了石油生产和出口的相对稳定。但长期来看,前景不容乐观。数据显示,俄罗斯的财政收入中有三分之一依赖能源行业的利润,而这一比例随着产量的下降可能会进一步缩小。
早在战前,俄罗斯很多苏联时期的老油田就已经开始枯竭了,那些主要集中在西西伯利亚和伏尔加-乌拉尔地区的油田,产量也是大不如前。这就逼得俄罗斯的石油公司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更难开采的北极和西伯利亚油田。
本来他们还想学德克萨斯和北达科他州的技术,去开发西伯利亚的页岩油资源。结果战争和制裁一来,这些技术就拿不到了。这还不够,为了打仗,俄罗斯政府还提高了石油公司的税负。更要命的是,很多年轻劳动力要么去参战了,要么就牺牲了,要么干脆离开了国家,导致石油行业技术工人严重短缺。
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的专家马修·萨格斯就说:“从地下提取石油变得越来越难,也越来越贵。资源在衰退,你每年都得更努力才能维持现状。对俄罗斯石油来说,这基本上是一个长期、缓慢的告别。”
根据俄罗斯能源部的数据,到2030年,被认为是难以开采的石油储量将从现在的59%增加到80%。这意味着什么?未来要把这些石油挖出来,资本成本和运营成本都会大大增加。Rystad Energy咨询公司的副总裁也表示:“俄罗斯巨大的常规油田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
那俄罗斯的希望在哪里呢?他们把宝押在了广阔的北极油田上。但北极那地方,极端天气、不利地质条件,开采起来又慢又贵。再加上制裁,新的西伯利亚油田也开发不了。石油储量越来越少,可行的替代资源也越来越难找,成本还不断上涨,简直是雪上加霜。
而且,俄罗斯在石油开采和运输方面,还严重缺乏专业的设备。很多设备因为制裁,根本搞不到。比如最新的软件,用来分析岩石和油井数据,判断哪里有石油、有多少、怎么挖,这些软件俄罗斯都没有,或者有也因为不能更新而没法用。
还有传感器,就是那种内置在钻头里,能实时传输岩层信息的东西,他们也缺。俄罗斯石油公司Gazprom Neft的CEO去年就表示,公司缺少约200种用于石油开采和精炼的物资。他们虽然定了个目标,说要到2027年解决这些问题,但能不能实现,还是个未知数。
更麻烦的是,俄罗斯还缺乏足够的冰级油轮,就是那种能在极地地区运输石油和天然气的船。西方国家对他们的出口管制,让俄罗斯造船业根本搞不到关键零部件和技术。亚洲那些顶尖的船厂,包括韩国的,都取消了俄罗斯的订单。国内船厂又造不出那么多来替代。这样一来,随着原油储量减少,每桶石油的开采成本就越来越高了。
萨格斯还补充道:“一切都变得更贵了。” 他说,这些国内的压力,让俄罗斯即使在短期内也很难提高生产。
所以俄罗斯的石油行业现在面临的,不仅仅是地质上的挑战,更是因为战争和制裁带来的全方位困境。而石油像是俄罗斯经济的发动机,现在这发动机开始出问题了,对他们的影响可不是一星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