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的贸易谈判代表们正经历一场猝不及防的急转弯。当特朗普政府突然将日本列为25%新关税的打击目标,这个曾自诩拥有"世界最重要双边关系"的盟友彻底沦为美国总统贸易怒火的核心靶标。
就在今年2月,首相石破茂还与特朗普在白宫亲切会晤,承诺大幅增加对美投资。短短四个月后,特朗普却在公开场合斥责日本"被宠坏了",更向东京发出最后通牒——要么接受汽车关税重压,要么彻底放弃协议。
今年4月2日美国挥舞"对等关税"大棒时,日本尚存一丝侥幸:尽管最大买家对其加征24%关税,它仍是首个获邀谈判豁免的主要贸易伙伴。首席谈判代表赤泽亮生甚至戴上"让美国再次伟大"帽子示好,承诺扩大采购美国能源与军备。然而善意迅速被现实碾碎。四五月间,特朗普突然对丰田、本田等日本汽车及零部件加征25%关税——这直击日本对美出口的核心产业。随即日本对美出口应声下跌,5月运输设备出口额锐减8.2%,日本央行被迫腰斩全年增长预期。
"日本人误判了形势",前美国贸易官员格伦·福岛点破玄机,"他们以为安倍的高尔夫外交改变了特朗普,实则他执着于汽车逆差的心态从未改变"。这位观察美日贸易三十年的老将看得透彻:当前争端不过是1980年代矛盾的当代回响。当第七轮谈判在六月破裂,特朗普的焦虑已溢于言表。他的"90天90协议"计划沦为泡影,而日本始终坚守汽车关税这条红线。本周一延期关税决定更像精准打击——日韩成为唯二被要求"改变不公平政策"的对象。特朗普宣称这两个盟友"占了几十年便宜",如今美国"只要公平"。
日本政府正被夹在双重压力之间。7月20日大选迫在眉睫,民调显示多数选民反对对美让步。石破茂的立场愈发强硬:"绝不考虑未削减汽车关税的协议"。他在周二重申:"我们拒绝草率妥协,必须守护应护之国益。"美日贸易僵局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当经济议题被注入历史心结与国内政治,再精妙的谈判策略也难破局。汽车关税如同横亘在太平洋上的一道钢索,两端站着两个拒绝后退的经济巨人——这场博弈没有赢家,只有被全球供应链波及的无数企业,在关税阴影下等待黎明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