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波音公司因美中关税战导致的飞机交付困境持续发酵。作为全球航空制造业的领军企业,波音正面临多重挑战:一方面,中美互征高额关税直接冲击其在中国市场的核心业务;另一方面,竞争对手空客加速布局中国市场,叠加国产大飞机 C919 的崛起,波音的全球市场地位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一、关税壁垒下的交付困局
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的背景下,波音原计划交付中国的数十架飞机遭遇严重受阻。根据路透社最新报道,波音已将第三架为中国制造的 737 MAX 飞机从中国舟山交付中心调回美国。这一动作背后,是中美互征高额关税带来的直接冲击 ——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将中国进口商品关税提高至 145%,中国则反制性地对美国商品征收最高达 125% 的关税。这一政策直接导致波音飞机对华出口成本激增,以一架目录价格超 1 亿美元的 737 MAX 为例,中国航司需额外支付超过 1.25 亿美元的关税,这使其引进成本达到难以承受的天价。
波音首席财务官布赖恩・韦斯特在 4 月 23 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公司正在评估已生产但尚未交付中国的 41 架飞机的转售计划。这些飞机原本计划在 2025 年内交付中国市场,占波音全年订单量的约 10%。然而,关税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航司不得不暂停接收,甚至出现已飞抵中国的飞机被迫返航的罕见现象。例如,厦门航空定制的两架 737 MAX 在 3 月飞抵中国后,因关税问题无法完成交付,最终返航至波音西雅图基地或关岛。
二、转售策略的现实困境
面对库存压力,波音正考虑将滞销飞机转售至印度、拉美及东南亚等成长型市场。然而,这一策略面临多重挑战:首先是定制化改造成本 —— 每架飞机的机舱配置、内饰设计均按原客户需求定制,更换买家需重新设计客舱布局,涉及数百万美元的额外支出。其次是合约纠纷风险 —— 部分飞机已签订长期租赁协议,变更客户可能引发法律诉讼。更关键的是,这些市场的航空公司普遍运营成本敏感,波音需大幅折价才能吸引买家,这将进一步压缩本已微薄的利润空间。
波音首席执行官凯利・奥特伯格坦言,此类问题 “仅在中国市场出现”,凸显出中美贸易摩擦对波音全球供应链的独特冲击。事实上,波音在中国拥有 30 余家直接供应商,涉及 737 MAX、787 等主力机型的零部件生产。美国对钢铝等原材料加征关税,不仅推高波音自身的制造成本,还导致供应链周期延长,部分关键部件交付延迟长达一年以上。
三、市场格局的颠覆性重构
关税战的冲击正在重塑全球航空市场格局。数据显示,波音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从 2019 年的 46.44% 下滑至 2024 年的 41.36%,而空客则从 48.74% 提升至 52.73%。空客正抓住机遇加速布局:其与中国的谈判已涉及高达 500 架客机的采购意向,并计划在天津增设第二条 A320neo 总装线,将产能提升至每月 10 架。与此同时,国产大飞机 C919 的崛起进一步加剧竞争 —— 中国商飞计划到 2029 年将 C919 产能提升至每年 200 架,并启动 C929 宽体客机研发,目标直指波音 787 市场。
这种市场重构在财务数据上清晰显现:波音 2025 年第一季度虽实现营收 194.9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但净亏损仍达 3100 万美元,其股价波动反映出市场对其长期竞争力的担忧。相比之下,空客凭借中国市场的增长动力,2024 年交付量达 661 架,订单量突破 1000 架,净利润同比增长 12%。
四、产业生态的连锁反应
关税战的影响已超越企业层面,演变为全球航空产业链的系统性危机。波音高度依赖的全球化供应链正遭受重创 —— 一架波音 787 涉及来自 50 个国家的 1.3 万家供应商,美国对钢铝等原材料加征 25% 关税后,单个飞机的制造成本增加约 4000 万美元。这种成本压力正逐级传导至下游,美国航司如达美航空已宣布暂停 2025 年飞机引进计划,并拒绝承担额外关税。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行业信用体系的破坏。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授赵巍指出,频繁变更的关税政策 “给全球航空业供应链带来严重困扰”,波音若长期无法稳定交付,将导致中国航司永久性调整机队结构,最终丧失数十年积累的市场基础。这种风险在二手市场已初现端倪:南航挂牌出售的 10 架波音 787-9 客机因关税导致新机价格飙升,二手售价反而上涨 20%。
五、战略转型的生死时速
面对困局,波音正采取多维度应对策略:在短期,加速推进滞销飞机的转售谈判,并通过折价、改装等方式降低损失;在中期,调整供应链布局,计划将部分零部件生产转移至东南亚以规避关税;在长期,则需重塑品牌信任 —— 自 2018 年 737 MAX 空难以来,波音已累计发生应急舱门脱落、引擎起火等 17 起安全事故,其信用评级被穆迪下调至 Baa3,距 “垃圾级” 仅一步之遥。
然而,这些措施能否奏效仍存疑。航空咨询公司 H&Z 的分析指出,波音的核心问题在于过度金融化导致的技术空心化 ——2013-2019 年,波音斥资 434 亿美元回购股票,同期研发投入不足利润的 30%,直接导致 737 MAX 等产品出现设计缺陷。这种 “重资本、轻研发” 的模式,在关税战与技术竞争的双重挤压下,正将波音推向 “产业空心化” 的深渊。
六、结语
波音的困境折射出全球化时代产业竞争的深层逻辑:当关税壁垒与技术竞争交织,单纯的商业策略调整已难以应对结构性危机。对波音而言,如何在短期阵痛与长期转型间找到平衡,将决定其能否延续百年航空巨头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