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黄金市场简直是热得发烫,前段时间刚突破了3000美元每盎司,这周甚至一度冲到了4000美元每盎司。这背后可不只是简单的投资热潮,有专家表示,这其实是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正在悄悄下一盘大棋,而黄金就是这盘棋里最重要的那颗棋子。
渣打银行的丁爽表示:“所有因素都已对齐——各国正在多元化储备,地缘政治动荡加剧,替代支付方式和系统不断兴起。”而作为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国——中国,现在正希望抓住这个阻力最小的时机,来提升自己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那么,中国为啥要这么积极地去拥抱黄金呢?这可不是一两个好处那么简单,而是多管齐下的战略。
首先,如果中国能在全球黄金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那无疑能让它在国际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更接近它认为自己应有的国际地位。谁手里有更多的硬通货,谁的腰杆子就更直。
其次,黄金还能助力人民币的国际化。独立分析公司胡同研究的郭山表示,如果中国持有更多黄金,人民币的可信度自然就更高。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知道在危机时刻,中国央行能用黄金来支撑人民币,那持有人民币的信心可就大不一样了。
最关键的一点是,黄金还能帮助中国提供一个对抗美元霸权的方案。特别是在美国动不动就挥舞制裁大棒的背景下,以及跟某些贸易伙伴关系紧张的时候,黄金简直就是一条新的金融生命线。芬兰银行的专家表示:“中国试图将全球金融体系的一部分从美国的控制中分离出来。”而当美国自身信誉受损的时候,中国可能就看到了一个机会,建立一个跟黄金挂钩的平行体系。
而且现在黄金价格飙升,这无疑进一步增强了黄金作为储备资产的吸引力。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黄金价格翻了大约四倍,从2000美元一路飙升到现在的4000美元。这可不是小数字!价格的上涨,也让中国政策制定者们更加坚定地认为,通过增加黄金储备来增强市场和人民币的吸引力,这条路是走对了。
为啥最近黄金价格涨得这么猛呢?除了大家对通胀的担忧和降息的预期,还有几个重要原因。
一方面,上世纪末ETF的出现,让普通人也能更容易地投资黄金。另一方面,各国央行也开始大规模囤积黄金,去年全球黄金需求里,有超过五分之一都是央行贡献的。更近一点,政府债务的担忧和华盛顿的政治动荡,都成了黄金价格上涨的助推剂。甚至连白银也跟着沾光,价格接近历史高点。
当然了,中国在黄金市场的布局,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比如,中国的资本账户还没有完全开放,人民币汇率也受央行影响较大。在黄金交易量上,上海虽然是一个重要的替代选择,但跟全球最大的黄金交易中心伦敦比起来,流动性还是差了一大截。
伦敦之所以能成为全球黄金交易的中心,那可是有深厚的历史和体系支撑的。他们不仅有海量的金库,还有伦敦良好交割标准这样的行业规范,确保黄金的纯度和质量。现在,伦敦仍然储存了超过8800吨黄金,光是英格兰银行,就是全球第二大黄金托管机构。
那么中国怎么追赶呢?
今年年初,中国就开始推广一个大胆的计划,鼓励一些友好国家把黄金储备存在上海黄金交易所相关的金库里。这招儿很聪明啊!如果中国能成为这些国家的黄金托管人,那它在全球市场中的声音自然会更响亮,也能在构建一个去美元化的金融体系中迈出一大步。
而且,中国有俄罗斯这个前车之鉴。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俄罗斯央行就开始大量购买黄金,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事实证明,这套金融防护墙在西方制裁面前,起到了关键作用,帮助俄罗斯应对了外汇储备被冻结的危机。中国显然也从中吸取了教训,不再满足于仅仅持有美元资产。
现在,虽然中国的黄金储备占总储备的比例还不到9%,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20%,但这种持续的积累,加上美国国债持有量的减少,都说明了中国的决心。
分析师们认为,即使短期内黄金价格有所回落,推动其上涨的主要因素依然存在。各国央行会继续多元化储备,私人投资者的热情也还有增长空间。摩根士丹利甚至估计,如果私人持有的美国国债有1%转投黄金,那金价甚至可能冲到5000美元一盎司。
John Kennedy分析师就总结得很到位:“中国正在以一种新的信心谈论替代支付系统,而黄金是其中的关键部分。”所以这波黄金热潮,可不仅仅是投资机会,更是全球金融格局深刻变化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