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期面对出生率下降、人口负增长的挑战,但湖北省天门市人口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6%,引发多地关注。
据澎湃新闻星期一(7月28日)报道,官方数据显示,湖北天门今年首六个月的新生儿人数达3756,同比增长5.6%。
据《中国人口报》5月21日报道,天门2024年出生人口数量达7217,同比增长17%,是八年来首次由降转增。单看第一季度数据,全市今年就迎来1883名新生儿,同比增加62人,增幅3.4%。
在中国全国面临出生率下降、人口萎缩的挑战之际,天门人口逆势增长,引起全国政协、民进中央、中国人口学会等调研组前往进行专题调研。省内外100多个市、县(区也组织专班到天门市学习考察。
《中国人口报》指出,2023年9月,时任天门市市长、现任天门市委书记纪道清在组织多部门召开多次座谈会和专题会征求意见后,全市针对生育激励、降低生育养育成本、生育休假、住房保障、婴幼儿照护五方面,推行举措鼓励人们生育。
纪道清也预计,天门市2024年至2026年投入至少3亿元(人民币,5368万新元)用于鼓励生育,全市有望多出生3000多个孩子。
澎湃新闻引述湖北省社科院全面深化改革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叶学平分析,家庭生育决策受成本影响巨大,市政府通过真金白银补贴,降低家庭生育成本,长期综合效益非常可观。
天门市官方预测,今年新出生人口大概率仍会超过7000人,延续向好态势。
比如近期3600 元生育补贴,也许在三四线城市具有显著的杠杆效应。这些地区育儿成本占家庭收入比例高达 35%-50%,而补贴可直接覆盖 0-3 岁婴幼儿奶粉、尿不湿等刚性支出的 25%-40%,相当于为普通家庭每年节省约 1/3 的基础育儿开支。相较于一线城市,该金额在三四线城市的边际效用更为突出 —— 例如在天门,3600 元补贴可覆盖当地家庭半年的尿不湿费用,而呼和浩特三孩家庭 10 万元补贴政策实施后,生育登记量单月激增 217%,印证了补贴对消费决策的直接撬动作用。这种 “精准滴灌” 模式不仅缓解了即时经济压力,还通过刺激母婴消费形成乘数效应,预计将带动三四线城市奶粉、早教等领域年均新增数十亿元市场需求,形成 “补贴 - 消费 - 就业” 的正向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