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主权投资领域,卢森堡近期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成为欧元区首个将部分主权财富基金资金投入比特币的国家。
这一突破性举动在财政部长吉尔斯·罗斯向众议院提交2026年预算案时正式官宣,确认卢森堡跨代主权财富基金(FSIL)已将其投资组合的1%配置于比特币,为数字资产在主流金融领域的渗透再添关键注脚。
负责具体事务的财政部长鲍勃·基弗(Bob Kieffer)在解读这一决策时表示,此举既是对“比特币这一新资产类别日益成熟”的认可,也彰显了卢森堡在“数字金融领域争夺领导地位”的战略意图。
从 FSIL 修订后的投资政策来看,该基金目前最多可将总资产的15%用于另类投资,这一范畴不仅涵盖传统的私募股权、房地产,还首次明确纳入了加密资产,为此次比特币投资提供了政策依据。
为降低风险,FSIL 并未直接持有比特币,而是通过 ETF 进行布局,当前投入的资金约合850万欧元(折合约900万美元),这种间接投资方式有效规避了加密资产托管与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技术、安全等潜在风险。
对于这一颇具争议的投资决策,基弗也坦诚承认存在不同声音。“市场上的看法呈现两极分化,” 他解释道,“一部分人认为我们在加密资产领域的投入太少、行动太晚,错失了前期增长机遇;另一部分人则担忧比特币价格的高波动性和投资的投机属性,认为这可能给主权基金带来损失。”
不过,基弗强调,结合 FSIL 的核心使命——为卢森堡后代保留并增值财富,1%的配置比例恰好实现了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同时也向市场清晰传递出对 “比特币长期发展潜力” 的信心,既不会因过度投入而承担过高风险,也不会因完全缺席而错失数字经济时代的投资机遇。
作为卢森堡重要的主权财富基金,FSIL 自2014年成立以来,始终以跨代财富传承为核心目标,经过十余年的积累,目前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达约8.5亿欧元。
此次将比特币纳入投资组合,不仅是该基金自身投资策略的一次重要调整,更在欧元区主权投资领域树立了全新标杆,打破了传统主权基金对加密资产的谨慎观望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卢森堡此次布局比特币,正值其加速完善数字资产监管框架的关键阶段。目前,该国正积极筹备实施 DAC8(第八版反避税指令),这一新规将在2026年正式生效。
届时加密服务提供商的税收申报义务与信息披露标准将进一步扩大,意味着卢森堡在拥抱数字资产的同时,也在通过强化监管构建风险防控体系,实现 “发展与规范并重” 的治理思路。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若比特币后续能持续获得更多主权投资者的认可,卢森堡此次的先行举措很可能成为欧盟内部的 “示范案例”,推动更多成员国主权基金重新评估加密资产的投资价值。
从欧洲整体市场动态来看,各国对加密资产的态度正逐步从严格限制转向有序接纳。在英国,金融监管机构近期释放出积极信号,正准备允许散户投资者在个人储蓄账户(ISA)和个人养老金等享有税收优惠的账户中,持有加密货币交易所交易票据(ETN)。
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此前曾对加密资产相关投资实施严格限制,此次取消限制的举动,被视为数字资产融入主流金融体系的重要一步,为普通投资者参与加密市场提供了更合规的渠道。
在欧盟层面,监管框架的完善工作也在同步推进。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ESMA)正计划进一步扩大自身监管权力,未来欧盟各成员国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托管机构及清算机构,都将纳入 ESMA 的统一审查范围。
据《金融时报》报道,这一监管扩权计划将与 MiCAR(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规)的落地同步推进,核心目标是解决当前欧盟内部加密监管分散化的问题,通过统一标准减少监管套利空间,同时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为加密资产在欧盟范围内的规范发展奠定基础。
卢森堡的这1%,是主权财富基金对加密货币的首次正式“加冕”。它不仅考验着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的叙事能否经受住国家资本的审视,更可能成为撬动整个欧盟乃至全球主权投资者态度的支点。
当国家金库开始持有比特币,这场始于草根的金融革命,已然登上了最庄严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