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盟金融监管的长期博弈中,清算机制、证券交易与投资规范向来是核心战场,而如今,加密货币正成为最新、也最具颠覆性的争夺焦点。
据德国新闻网站 FocusOnline 披露,欧盟委员会内部近期密集讨论一项重磅提议:将全欧盟范围内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的授权与监管权,集中交由欧洲证券及市场管理局(ESMA)统一执掌,彻底取代27个成员国的金融监管机构,成为加密牌照的唯一 “把关人”。
这场看似针对数字资产的监管调整,实则暗藏欧盟金融联盟“集中化”与“去中心化”的深层角力,其影响或将远超加密行业本身。这场监管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并非意识形态的分歧,而是加密行业的全球化属性与现有分散监管体系的严重错配。
与依附单一国家版图的传统银行不同,加密货币交易所及服务提供商普遍运营着跨境覆盖的全球平台,交易数据流、用户群体、资金流动均突破国界限制。
这使得单一成员国的监管机构既缺乏足够的权限,也没有跨区域协调的能力,难以对这类企业实施有效监管 —— 部分国家严格执法,部分国家宽松放任,不仅造成市场公平性缺失,更给跨境违规操作留下了可乘之机。

支持 ESMA 扩权的阵营对此态度坚决。法国一直主张让 ESMA 承担更多大型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责,意大利和奥地利的监管机构也明确站队这一方向。
他们认为,若监管权仍分散在 27 个成员国的首都,欧盟永远无法建立真正统一的加密货币市场。只有通过集中化监管,才能消除执法标准不一的乱象,让针对跨境运营企业的调查、处罚更具效率,进而提升欧盟在全球加密领域的竞争力。
在他们看来,统一监管是欧盟应对全球加密竞争的“必选项”,分散监管只会让欧洲错失数字金融的发展机遇。
然而,这项提议的出台时机却让整个行业陷入两难。当前,欧盟《加密资产市场法案》(MiCA)框架仍处于推广落地阶段,这套基于 “通行证模式” 的监管体系,允许企业在任一成员国获得授权后,即可在全欧盟范围内开展业务。
为了符合 MiCA 要求,大量加密企业已花费数月时间筹备国家层面的牌照申请,与当地监管机构建立合规沟通机制,投入巨额资源制定内部合规方案。
如今突然提议推翻现有架构,意味着所有前期准备可能付诸东流,实施计划需要彻底重写,欧盟加密行业预期中的稳定发展进程或将被迫延缓。
这也引发了行业协会的强烈担忧,他们纷纷警告,在 MiCA 框架尚未完全落地的情况下,过早重新审视监管架构可能弊大于利,不仅会打击企业信心,还可能导致部分加密企业撤离欧盟市场,转投监管环境更稳定的地区。
更关键的是,成员国之间的立场分歧已逐渐公开化。对于那些国内加密货币产业蓬勃发展的国家而言,监管权绝非单纯的技术职能,更是关乎产业发展、就业拉动与经济竞争力的战略资产。
他们不愿将这一核心权限拱手让给布鲁塞尔,担心一旦 ESMA 成为唯一发牌机构,小国将彻底失去对本土金融科技行业的主导权,沦为欧盟统一监管体系下的 “旁观者”。
这场监管博弈的最终走向,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欧盟金融联盟的未来形态。欧盟委员会预计将于下月正式公布相关草案,后续的谈判将聚焦一个关键问题:加密货币监管是否会成为欧洲首个完全由 ESMA 管辖的主要金融领域。
如果集中化监管最终落地,将标志着欧盟在金融一体化进程中迈出突破性一步,为其他金融领域的监管集中提供先例;若成员国的反对声浪最终占优,MiCA 框架将得以保留,欧盟加密监管仍将维持“分散授权、统一通行”的格局,但也可能延续监管效率不足的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