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概念股突然火爆,特别是铀相关指数昨天成了热门C位。这波行情主要被几条重磅新闻给点燃了,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美国要增加核能战略储备的消息。一个国家要战略储备某种能源,这说明它非常重要,而且未来需求会很大,这可不是小打小闹,对整个核能行业来说,简直是大利好。
再来看看行业巨头Cameco的动向。这家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铀生产商之一,最近他们就签了个大单,要给斯洛伐克的5座核反应堆提供燃料供应,从2028年一直到2036年。虽然合同金额没公布,但这笔长期订单就实实在在告诉市场,铀的需求正在稳步增长。高盛甚至预测,如果这种需求规模继续扩大,可能还会推动Westinghouse(Cameco持有49%股份)旗下Springfields工厂的重启。
除了大型核反应堆,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的进展也特别值得关注。SMR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迷你版的核电站,更安全、更灵活。现在英国那边可是动作频频。比如Centrica和X-energy要合作开发先进SMR;TerraPower和KBR也打算把Natrium先进核电项目搬到英国。更厉害的是,EDF和Holtec都开始初步计划在英国建由SMR供电的数据中心了,虽然具体的SMR落地项目还没官宣,但种种迹象表明,政策支持、融资到位、整个产业链都在摩拳擦掌,SMR的时代可能真的要来了。
再来说说美国那边的官方态度。美国能源部长表示,美国应该增加战略铀储备。其实这个话题并不新鲜,早在2020年特朗普政府就提过,国会还批了7500万美元来采购本土生产的铀。2022年美国能源部也确实采购了一些。但要注意,这些采购量其实非常小,跟美国每年5000万磅的核反应堆需求比起来,简直是杯水车薪。
不过,这位能源部长还特别强调了一点,那就是美国需要更多的本土铀矿产能,也需要更多的铀浓缩和转化能力。这可跟最近行业里的新闻不谋而合,像UEC这家公司,不久前就宣布要成立美国铀精炼与转化公司,就是要搞新的设施建设。
所以这背后的投资逻辑就非常清晰了,政府层面这种强硬的态度和政策支持,被市场解读为对美国本土核燃料供应链投资的重大利好。核心原因就是,美国想要摆脱对进口铀,尤其是对俄罗斯的依赖,从而强化自己的能源安全。这可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涉及到国家能源战略的大事。
受上述消息影响,大型铀矿企业的股价集体飙升,全球最大的铀矿ETF基准指数URA,当天直接暴涨7.5%。这可是一个超过两个标准差的异常大涨,说明市场情绪已经沸腾了。截至目前,铀与核能相关ETF今年的累计资金流入超过10亿美元。相关指数年初至今上涨超70%,表现非常亮眼。
截至目前,铀和核能相关的ETF,今年累计资金流入已经超过10亿美元了,相关指数更是年初至今涨了超70%,这表现简直是碾压大多数资产。高盛还特别提到,像URA这种ETF,它表面的流动性可能看起来没那么高,但实际上它的成分股组合流动性效率是ETF份额的4倍,也就是说,它的真实交易能力比想象的要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