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635.13 -0.12%
|
深证成指 11128.67 -0.26%
|
恒生指数 24858.82 -0.89%
|
纳斯达克 21242.7 0.35%
|
日经225指数 41820.48 1.85%
|
流动的沙 站内编辑
6438 文章
10454551 阅读
首页  >  要闻 >  股市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香港IPO热潮:中国明星科技公司争相上市
2025年08月08日 07:08    
收藏  
举报

香港近期通过修改保密备案规则,成功点燃了中国科技公司赴港首次公开募股(IPO)的热潮。作为推动上市热潮的重要改革举措,这一制度调整为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提供了全新路径。

今年5月,香港监管机构正式宣布,对亏损的科技和生物技术公司实行保密备案制度,允许这些企业在公开披露上市意向之前,先行接受交易所和监管机构对其财务及运营信息的审查,这一灵活机制迅速获得市场响应。

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领先的芯片制造商壁仞科技最近几周已提交秘密上市申请,其竞争对手燧原科技和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智谱科技也计划紧随其后。

其中,智谱科技在今年早些时候的私募融资中估值已突破50亿美元;壁仞科技与腾讯支持的燧原科技虽仍处于亏损状态,但受美国对半导体巨头英伟达实施出口管制的利好影响,预计今年营收将实现大幅增长,两者在最近一轮融资中的估值均达到25亿美元左右。

另据消息,人工智能公司 MiniMax(上海稀宇科技)已于 7 月中旬提交上市申请,该公司在今年最新一轮融资中的估值约为40亿美元。

今年上半年,申请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这一盛况的出现,得益于股市的持续飙升以及相较于内地交易所更为宽松的上市要求。

与内地 IPO 规则不同,在香港,企业即便处于上市申请的等待期,仍可继续筹集资金,这一特点对科技公司而言尤为关键——尤其是芯片制造商和人工智能企业,这类企业通常需要每年进行多轮融资以维持增长。而在内地,公司一旦启动首次公开募股申请,在上市获批前的等待期内便不得再进行任何融资活动。

保密备案制度更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保护屏障,使其在获得中国证券监管机构批准前能远离公众视线,有效规避竞争对手的干扰。由于上市申请往往存在大量积压,审批过程可能长达一年左右,这段时间内的信息保密对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至关重要。

香港高伟绅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指出,对于希望避免披露敏感信息的中国科技公司来说,保密备案极具吸引力,“一旦披露,可能会受到竞争对手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大量不友好关注,包括威胁和向监管机构发送投诉信”。

制度层面的突破进一步释放了市场活力。据汇编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已有12家中国科技公司根据《18C 规则》申请在港上市。

该规则是香港交易所2023年实施的专项条款,专门允许亏损的科技公司上市,目前这一数字已创下规则实施以来的最高纪录,且尚未包含那些尚未公开的机密文件。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上市规则》第 18C 章通常适用于亏损的早期科技公司,但业内人士透露,已经盈利的公司也可获得例外处理,这一灵活安排进一步扩大了制度的覆盖范围。

此外,地缘政治因素也推动香港成为中国科技企业的上市首选地。在全球监管审查趋严、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的背景下,许多无法在美国或英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将目光转向香港。中国证监会也持续鼓励寻求海外上市的企业优先考虑香港,形成了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

香港交易所全球发行人服务主管崔世安表示:“港交所不断努力完善和创新其上市制度,体现了其致力于保持领先行业和技术趋势的坚定承诺。”随着更多科技“独角兽”和“专精特新”企业将目光投向香江,香港资本市场正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中企赴美上市数量创新高 不惧地缘政治影响
   以太坊信徒        2025/08/06 05:22
香港二季度GDP升3.1% "抢出口"难挽消费颓势
   子鱼        2025/08/05 05:00
黄仁勋链博会称:物理AI引领下一波智能革命
   Vicky        2025/07/17 09:53
马斯克的AI伴侣:44万美元年薪背后的冒险实验
   子鱼        2025/07/16 07:19
OpenAI的自动驾驶野心:特斯拉的真正挑战者来了?
   林天心        2025/07/07 03:16
港交所2026年推出“零日期权”交易
   股海柠檬精        2025/05/27 08:29
特朗普关税政策下,中国科技企业涌向马来
   流动的沙        2025/01/13 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