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巨头万科星期四(2月6日)传出高层人事大换血,新任管理层都具备深圳国资背景。万科创始人王石发文称是“国家队出手相助”,隔天万科股价顺势大涨。
总部位于深圳的万科公告称,预计2024年创纪录亏损450亿元人民币,董事会主席郁亮、首席执行官祝九胜辞去职务,来自第一大股东深圳地铁集团的辛杰将出任万科董事会主席。就在公告发布后不久,深圳当地政府部门和国有银行纷纷通过官媒表态积极支持万科稳健发展。
万科债券应声大涨,投资者押注这家陷入困境的开发商将能避免中国恒大和碧桂园发生违约却几乎没有得到政府救助的命运。
“万科是第一家获得政府直接介入的房企,这几乎等同于纾困行动,”银河证券香港的中国房地产研究主管郑怀武表示“我预计深圳地铁最终将成为万科的控股股东,
这种非常规支持凸显万科在中国房地产业的特殊地位。作为1991年深交所第二家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0002),万科在全国享有知名度,并已通过深圳地铁获得国资背景
如果万科发生违约,将进一步打击中国楼市,并动摇对保利发展、中国海外发展等目前销售额居前、拥有国资背景的开发商的信心。截至2024年,拥有约13万员工的万科在房企销售榜上排名第五。
万科人事变动凸显“国资化”重构
据官媒《中国房地产报》报道,万科星期三内部发文宣布人事异动,由深圳国资人士取代的岗位,涉及战略投资、财务金管和法务等多个重要部门,意味着该公司正在从内而外,进行“国资化”重构。
报道指出,深圳市国资委人员强调,市属国资、国企资金超五万亿人民币(约合6860亿美元),有足够“子弹”可支持身为万科最大股东的深圳地铁集团,推动万科稳健发展。新团队将积极实施“一揽子”方案,有信心稳住万科的财务稳定和生产经营,且已对今年第一季的债务偿付做好了安排。
在这个利好消息推动下,隔日(2月7日)A股在房地产板块领涨之下反弹,沪指重回3300点,其中“万科A”涨超5%,以24.174亿元的成交额居首。
相对于近年来先后爆雷的恒大、碧桂园等民营房企,万科2024年销售面积1810.7万平方公尺,同比大降26.57%,净亏损达450亿元,却有幸得到国家队接手,格外引发舆论关注。
港媒《香港经济日报》星期二撰文分析,万科属于混合制企业,而非单纯民企,深圳地铁集团持有其27%的股权,但它之所以“大到不能倒”,主因或许还是中国政府早已扬言要让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上中国现正面临美国关税等地缘政治问题,“不希望内部再出乱子”。一旦万科爆雷,势必再次打击市场信心,拖累经济复苏进度。
网民质疑万科债务吓死人,“谁都接不住”
但在微博上,不少网民对于“国家队”接管万科的效果缺乏信心。
拥有177万粉丝的江苏金融博主“傅蔚冈”发文指出,深铁集团本身也是个“大窟窿”,当初投资万科,就是希望透过分红增加自己的盈利,没想到不仅亏损,还要下场救援。他写道,“深圳地铁是救不了万科的,只能是深圳国资委。问题是,深圳国资委貌似也没多少钱。”
另一名湖南博主“有限次重复博弈”则说,深圳国资委下属各平台负债率都在65%以上,“只要整理一下万科“吓死人的债务,就会发现谁都接不住”。
投资者们不禁要问:万科的未来将何去何从?面对持续的市场波动和整体经济放缓,万科如何调整其战略以迎合投资者的信心?
从历史数据来看,房企面临的种种压力,例如融资难度加大、市场需求不振等,万科能否逆势而上,继续保持在行业中的领军地位,成为投资者需关注的焦点。是否应该在当前股价低迷时抓住机会进行布局,亦是大家探讨的热点。
在这样的市场波动背景下,万科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财务健康将直接影响众多投资者的决策。因此,真正的考验在于万科如何修复自己的盈利能力,提升市场信任度,打造一个更具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型,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