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鲁克有约 >  如何看待“许多大公司都是在经济危机中诞生的” 这句话?
如何看待“许多大公司都是在经济危机中诞生的” 这句话?
 钱慕白    本文来自 应许留白
2024年04月06日 04:28
  收藏
   

照理说,经济萧条期应该是企业倒闭潮,但与大众认知相反的是——很多伟大的公司,都是在经济衰退或者金融危机时期成立的。这些公司在经济衰退的时候埋下种子,最终成长为了参天大树。

这些在经济衰退时期成立的公司有:

· 通用汽车:1908年(“1907年恐慌”经济衰退时期)

· 宝洁:1937年(经济衰退时期)

· 惠普:1939年(经济衰退末期,世界贸易低于十年前水平)

· 微软:1975年(70年代中期石油危机期间、美国70-80年代经济滞胀时期)

· 苹果:1976年(美国70-80年代经济滞胀时期) 

· CNN:1980年(经济滞胀阶段时期)

· Electronic Arts :1982年(战后第七次经济危机)

· Adobe:1982年(经济衰退时期)

· ARM:1990年(20世纪9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重创英国 )

· 索尼: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期)

· Uber、Airbnb:2007年(金融危机)

那么,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

其实疫情的这三年期,大家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招聘市场的疲软,和美国非农的数据相对应的,是国内劳动力市场的不景气。城镇青年失业率停止发布、办公楼空置率上升,都印证了这个不景气的劳动力市场。

我是一名宏观研究员,看经济我很喜欢研究劳动力市场,当然还有通胀率,这也是宏观经济学课本上教的。

曾经我写过一篇深度报告是从疫情复苏后的各个行业招聘角度,看美国的哪些行业率先复苏,从而比较各行业的景气度回升,从此来找出投资机会。这个角度其实很少人关注,但是研究价值却很直观。

你想啊, 一个行业只有在看到复苏机会了,才会砸钱招人扩张,否则不就是关门歇业,战略收缩了吗?

疫情后第一年,其实经济有所反弹,从招聘和 MKT 费用角度,企业都有在扩张;而去年一年整体就没那么好了,复苏程度较弱,消费力不旺盛,旅游出行、文娱演出一枝独秀,餐饮也就是一阵子火。到了今年开春,比去年好很多,但劳动力市场依然不景气,找个合适的工作似乎很难,人才也被大幅压价。

中断公布四个多月的中国青年失业率于1月17日又出现在公众眼前。中国国家统计局报告说,2023年12月,年龄在16岁至24岁的青年失业率为14.9%,明显低于去年停报前上半年的17%-21%。

然而,这次重新发布的数据的统计方式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剔除了“在校学生”,仅以离开学校、进入社会,需要工作的青年为统计对象。

据国家统计局说明,本次统计剔除约6200万在校生,以“准确检测真正进入社会、需要工作的青年失业情况”。

就业是一个金字塔结构,越上层的领导管理层人数越少,中层略多,底层青年人数应该是最多的,而这个数据为14.9%。中上层的人,都去哪了呢?

很可能就去创业或者卖保险了。

积累了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和资源后,很多中上层的人如果没有合适的坑和待遇,很可能就去自己单干了。很多 HR 喜欢职业有规划性的候选人,但很多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或者大家理念不合,发展方式不合,最终成就了一地的小私募。金融业如此,实业亦如此。能在经济危机出来创业的人,一定是有能力的。

马斯克曾经说过,创业生活就 Like Hell,如果有高薪好工作,一般人也很难创业。创业就是没有退路的,要睡公司,要加班,要到处拉资源,比打工累太多。而能在经济萧条期创业成功的团队是强的,找的商机也一定是强的,所以一定会生存下来。那么那些创业失败的公司呢?

有一个词叫幸存者偏差,人们只会记得名留青史的那些伟大公司。所以,“许多伟大的公司都是在经济危机中诞生的”这句话,需要辩证地去看待。

面试时候也会有面试官会问你,“更倾向于大公司还是高薪水”这样纠结的问题,其实很多时候,人生看起来很多选择,最终能选的并不多。创业九死一生,富贵闲人是很难选择这样的道路的。

王校长办的熊猫直播红极一时,最终也免不了关门,但仅仅是红极一时这件事情,就已经是高光时刻了,真要成就“伟大的公司”这一称号,王冠太重,地球70亿人有几个人能做到?概率论上讲,小概率事件可以忽略不计,成就伟大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缺——难。

不管是继续爬 Corporate Ladder,还是自己创业,做出选择后,希望你可以坚定走下去。

三天假期,也可以用来祭拜先人,整理心情,思考人生。


*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文章来源:应许留白公众号

编辑: 钱慕白
更多财经请关注 WX: Chaocaijing123456
币海财经: 全球财讯门儿清 https://www.bihai123.com/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