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960.19 -0.41%
|
深证成指 13175.22 -1.71%
|
恒生指数 25952.4 -0.79%
|
纳斯达克 23834.72 0.46%
|
日经225指数 51497.2 -1.74%
|
陆一夫 站内编辑
3947 文章
6469716 阅读
首页  >  要闻 >  鲁克有约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后疫情时代 各国央行与政府间为何渐行渐远
2022年10月17日 09:01    
收藏  
举报

疫情期间各国奉行全体总动员的经济学,政府及其央行目标一致,携手同行,现在它们彼此开始渐行渐远。

这场全球央行的暗自斗法现在已经造成一个受害者,英国试图通过财政刺激来提振经济,结果适得其反,造成债券暴跌,在短期内,英国央行被迫介入并支持市场,英国首相特拉斯的政府则局部改弦易辙。从中期来看,投资者押注这将意味着英国的利率会更高。

随着经济放缓,欧美为主的西方国家通货膨胀率仍然居高不下,全球金融市场可能会出现类似的紧张局势。

各国央行货币当局看到飙升的物价时,对通货膨胀是抱持一种除之而后快的态度——必要时甚至不惜让经济陷入衰退。

但负责政府预算的政治人物们的看法却不同,因为受到生活成本高涨打击的选民希望他们的政府提供帮助,这通常意味着增加政府支出或减税。

现在就产生了一个政府与央行之间的矛盾,一个需要宽松来刺激经济保证选民的利益,一个需要紧缩来降低日渐高涨的通胀。

这就是许多政府正在做的事情——尤其是在欧洲,俄乌冲突造成的天然气短缺,代表今年冬天可能面临停电和限电,仅德国就计划借贷多达2000亿欧元来应对能源危机,在其他地方,日本正在加码财政刺激措施,许多国家已经加大了食品或能源补贴,这些都表明了,现在的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财政需要宽松,但央行却不允许如此。

所有这些都指向了一种与最近不同的新政策组合。

在雷曼兄弟倒闭和疫情爆发之间的十年左右,多国政府经常通过预算紧缩来对其经济踩下煞车,全球央行则都在加速加息,但收效甚微。

现在看来,双方角色将互换,部分原因可能是金融危机的后遗症之一:政府只能拯救银行、而非劳工的观点。

后疫情时代西方国家与过往截然不同的机制也充满着风险:

1、大量的公共支出(比如拜登的刺激计划等)可能会加剧央行试图压制的CPI通胀压力

2、央行官员在加息时会增加政府的预算成本,政府的借款将面临更多的利息支出

3、在不清楚财政或货币官员谁占据上风时,市场可能会出现几轮混乱

TS Lombard驻伦敦的经济学家Dario Perkins说,现在是一个政府有很多理由花钱的世界,他们要应对新冠病毒,要应对能源危机,如果出现经济衰退,他们需要花钱来刺激经济应对经济衰退,还有战时经济和气候变化。

显然,现在央行与政府之间产生了矛盾,政府在财政上宽松得越多,央行就越担心通胀,反之央行他们收紧的力度就越大,政府贷款的利息支出对政府财政就有着直接的负面影响。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困守4000的黄金:贸易休战难破迷局
   币海独步者        2025/11/01 07:10
穆迪:稳定币热潮面临“加密化”风险
   流动的沙        2025/09/27 05:20
德意志银行报告:​黄金与比特币共存于央行储备
   流动的沙        2025/09/24 05:17
全球债券市场遭遇大规模抛售浪潮 发生了什么?
   陆一夫        2025/09/03 08:45
德银激进设想:美元贬值40%就可逆转贸易逆差
   以太坊信徒        2025/05/25 06:13
中国央行2025年展望, 改革和宽松仍是主基调
   以太坊信徒        2025/01/03 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