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阴霾、俄乌冲突、监管不确定性等因素扰动下,全球市场在3月波动巨大,中国内地和香港股市一度断崖式下跌,布伦特原油价格今年以来涨近50%,俄罗斯卢布下跌了29.34%。哪些标的估值已“极具吸引力”,哪些资产又到了风险的边缘?许多投资机构和分析师已经在其中看到机会。
注:2022年以来全球大类资产表现;来源:Bloomberg
1、知名原油对冲基金Andurand Capital创始人Pierre Andurand
2022年底油价可能升至200美元,因为市场供应紧张状况前所未见;他估计,受俄乌战事及俄罗斯被制裁影响,市场上的日供应量减少了约400万桶,虽然释放战略石油储备有助于在短期内增加供应,但能源行业可能无法扩大产能以完全补足损失的产量。
2、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Michael Wilson
标普500指数在3月第三周反弹了6.2%,创下2020年11月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尽管美联储提高了利率并确认了其鹰派转向,而且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还在肆虐,标普500指数在2021年迭创新高之后,今年仍下跌逾6%,熊市中的上涨最凶险,美国经济处于周期末尾的扩张阶段,投资者应该利用股市表现强势的机会来更防御性地配置头寸,我们将公用事业股的评级上调至超配。
3、交银国际研究部主管洪灏
人民币已经过了拐点,接下来会是趋势性的贬值,就看中国央行愿意贬多快,近期偏弱的中间价说明监管层不乐见人民币保持强势,而贬值也有利于把经济复苏的成本向外转移,中国央行近些年在汇率管理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人民币短期内会轻松跌破6.40元,而从2018年经验来看,要跌破6.70才算是较为显著的贬值。
4、渣打中国财富管理投资策略师吴迪
美联储加息路径清晰之后对于之前超跌的风险资产都有提振作用,特别是在目前长端收益率居高并缺乏短期骤升动力的背景下,成长股具备短期反弹的空间,中概股在极端的流动性匮乏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介入之下,在国务院金融委会议之后形成短期的超跌反弹局面,黄金和能源短期之内仍有通胀因素的支持,但是风险偏好回归之下,从峰值回归,香港市场经历了近期极端的看空行情,造成流动性匮乏,市场风险偏好回归亦展现出极端的交易热情,撇开短期交易层面,长期投资仍具有配置价值。
5、瑞银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
尽管目前俄乌冲突对中国企业的直接影响有限,但大宗商品涨价以及欧洲经济增长放缓可能令今年的盈利增长承压,大宗商品价格每上涨5%造成的平均盈利降幅将达7%(假设无转嫁),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最易受大宗商品涨价的影响;从股价角度看,软件、医疗、硬件科技、耐用消费品和服装行业似乎过度反映了该因素的下行风险,而材料、交通运输和能源行业过度反映了上行风险;耐用消费品、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对欧洲市场的敞口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