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那是出了名的贸易强硬派,动不动就挥舞关税大棒,但最近他可能要来个180度大转弯了。
为啥呢?很简单,因为生活成本这四个字,已经在选举中敲响了警钟,老百姓对物价太高怨声载道,特朗普不得不把重心放到降价上。
白宫现在是火急火燎地在制定各种降价方案。你没听错,这里面包括直接给美国人发2000美元甚至更多的补贴,还要对那些肉类包装公司进行反垄断调查,更重要的是,他们计划要降低咖啡、水果这些日常消费品的关税。
尤其是这个降低关税。上周五,美国政府已经宣布要降低牛肉、咖啡、坚果、香料等几十种农产品和食品的关税。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这标志着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政策上的一次重大转向。以前他是拼命加关税,现在为了平抑物价,要反过来降关税了。这背后的政治压力,可见一斑。
市场对这个信号也是非常敏感。美国银行的分析报告直接指出,华盛顿对可负担性问题的关注,可能预示着贸易战的结束。他们甚至预测,白宫会直接用“有形之拳”去干预物价,这将是未来几个月资产配置的关键驱动力。
.png)
咱们仔细想想,这背后的逻辑其实不难理解。高关税嘛,最终买单的还是消费者。比如咖啡,数据显示,去年一磅咖啡涨了不少,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对巴西等主要生产国征收了50%的关税。这关税一降,理论上商品价格就会下来,老百姓买东西也就能便宜点。
当然了,降价这事儿也没那么容易。经济学家也提醒说,很多价格上涨是慢性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比如房子贵,那是因为房子不够。电力贵,那是因为基础设施老化,数据中心又在抢电。而且,就算关税降了,企业把成本传导到零售价格,也需要时间。
但不管怎么说,特朗普现在是把安抚选民放在了第一位。哪怕他嘴上还在说民主党讲的可负担性是骗局,身体却很诚实地在推动各种降价措施,承诺要“让美国再次对所有美国人来说都负担得起”。这说明,民意汹涌,谁都挡不住。
对于我们投资者来说,美银的分析师Michael Hartnett就看得更透彻了,他认为谁赢得了可负担性问题,谁就赢得了中期选举。所以,政府肯定会加大干预力度,直接控制价格或者增加供应,来影响能源、医疗保健、住房和公用事业这些关键领域。虽然这对相关通胀鞭策板块的利润率可能不利,但好消息是,贸易战的结束和关税的降低很可能真的要来了。这会带动通胀走低,逆向做多长期国债的行情可能也会持续更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