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胀格局正在经历一场罕见的反转——这一次,轮到新兴市场站在了更有利的位置。过去几十年里,往往是发达国家率先控制住物价、稳定货币政策,而新兴经济体则在高通胀中挣扎。
但如今情况悄然调转:根据彭博社的数据,连续两个季度,新兴市场的消费价格涨幅已低于发达经济体。这种局面至少三十五年来未曾出现,上一次类似的插曲还要追溯到疫情最动荡的时期。
这一变化正悄然重塑全球资本的流向。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和九十一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已经开始加码新兴市场本币债券。他们的判断很清晰:随着通胀压力明显缓解,新兴市场央行比欧美同行拥有更大的降息空间。

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新兴市场的年均通胀率已连续第五个季度下滑,降至2.47%,创下2021年初以来的新低;而同期发达经济体的通胀却升至3.32%。一降一升之间,政策前景的差距逐渐拉开。
市场已经用真金白银投下信任票。今年以来,新兴市场本地债券平均回报率达到7%,跑赢美国国债;其中匈牙利、巴西和埃及的表现尤为亮眼,涨幅均超过20%。
这轮上涨背后,是对未来大幅降息的强烈预期。事实上,不少国家已开始行动——墨西哥和波兰最近相继降息,泰国、韩国、土耳其和印度也被广泛预计将在年底前跟进。
不过,多数新兴市场央行仍显得谨慎。即便通胀降温,它们仍将政策利率维持在远高于通胀的水平。比如巴西,尽管实际利率(经通胀调整后)已高达约10%,央行本周仍连续第三个月按兵不动。土耳其的实际利率也接近7%,印度、南非和哥伦比亚则普遍超过3.5%。
九十一资产管理公司指出,当前新兴市场的平均实际政策利率几乎处于二十多年来的高位。这种“高实际利率”不仅吸引了追逐收益的资金,也在支撑本币表现——巴西雷亚尔和匈牙利福林今年对美元的涨幅均已突破两位数。
当然,美元走势仍是不可忽视的变量。自7月以来的美元反弹,确实给新兴市场货币和本地债带来了一定压力。但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继续降息,美元进一步走强的空间可能有限。
就连那些对美元持相对乐观看法的投资者,比如西班牙对外银行的策略师,也认为高收益的新兴市场债券仍有上行潜力,尤其是在利率下行过程中,债券久期将带来可观回报。
安联投资研究所更是将新兴市场本币债称为“极具信心”的交易,尤其看好巴西和墨西哥,理由是两地的通胀形势正在持续改善。
更深远的影响或许正在股市显现。景顺环球投资公司观察到,随着新兴市场通胀快速降温,其与发达市场之间的风险溢价正在收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新兴市场首次看起来比发达市场风险更低。”
在全球货币政策转向的关键时刻,这场由通胀差异引发的资产重估,或许不只是短期行情,而是一场更深层的资本再配置序幕。



